记者如何做出“代表作”?深耕采编38年的媒体老总有话说

2024-04-22 22:55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 

  你有代表作吗?这是一个值得每个新闻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41日,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一篇推文《同志们,请拿代表作说话!》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传承与创新?采编人员如何做出“代表作”?

  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春天里,深耕媒体采编38年的郑州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刘春兰与年轻的编辑记者分享了经验得失、从业感悟。

  一、写什么:胸中有大局、有时代、有人民

  做新闻关键是选题。既然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究竟什么是新的事实?什么是重要的事实?刊发什么新闻能达到什么目的,造成什么结果?这些都需要一番观察、辨别、抉择的功夫。

  优秀的编辑记者要具备“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有“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的行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透两头”:既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同时还要熟悉实际情况,弄清读者、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断提高新闻敏感。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问题”,要求记者胸中一定要有大局、有时代。如何做到“胸中有大局”?必须加强学习,既学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反复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也要多学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储备,提高穿透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

  “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底板下出新闻”。移动媒体时代,新闻进入读秒时代,快节奏让我们面临着“快”的压力,但要想让我们的报道有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必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用你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用脑去思考,没有捷径可走。改的是文风更是作风,带来的是共情更是共鸣。

  二、怎么写:锤炼文字本领,让作品有思想、有温度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文字依然有承载思想、击中人心的力量。练好文字基本功,通过一篇篇好稿件来获取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一名好记者必备的素质。不论是时政新闻,还是财经新闻、文旅新闻,在写作中,都应该遵循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要选择小切口大主题、小事件大背景题材。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重大题材,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文章,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是全面宏大的报道。

  今年3月,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联合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沿黄九省区媒体共同推出 “沿着黄河看中国”系列报道,聚焦文旅新业态,不仅展示了各地文旅名片,更是围绕如何将文旅融入经济发展、赋能居民美好生活,深入浅出讲述了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故事。

  该系列报道从小切口入手,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小故事,讲出了沿黄九省区文旅产业的 “蝶变”。如36日推出的 《若尔盖黄河边返乡创业的海归 带着乡亲们吃上了 “文旅饭”》中,以 “海归”向巴扎西的创业之路,讲述了四川若尔盖县 “传承一方文化、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311日推出的 《从面到醋,从晋到唐,寻味太原》等报道。

   “大主题”中寻求 “小切口”,以 “小切口”来展现“大主题”。这组报道通过更细致入微的视角,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饱满的细节、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将 “大主题”具象化、生活化,增强了主题报道的感染力,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让受众更真切地感受到沿黄九省区文旅发展的魅力和勃勃生机。

  二是立意要高远,新闻需要包装和策划。当今没有哪一家媒体可以独自为王了,靠时效取胜非常难,想获取独家新闻更难。在新闻很难抢到第一落点的情况下,必须加强策划,运用独特的视角,用观点把新闻做得更耐看。

  如上述正观新闻·郑州晚报策划推出的“沿着黄河看中国”系列报道,深入剖析了沿黄九省区近年来的文旅发展情况,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关注文旅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让文化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让文旅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为沿黄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得出结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只有文化和旅游齐头并进、融合发展,旅游才会有更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三是角度要新颖独特,甚至“刁钻”。角度就是立场就是思想,一篇稿子能否出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度的选择,角度制约着新闻的价值与成败。新华社记者朱玉采写的汶川地震的文章《不死的北川》这样开篇:

  突然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户人家的天花板上。

  北川,震后第5天。

  地震完全捏碎了这个川北县城,也轻而易举地粉碎了我面前这些居民楼。它们肩并肩地倒下,废墟连着废墟,完全没有房子的模样了。

  不仅如此。地震不但推倒了这些房屋,还把我脚下的这所房子变了个戏法:地震把楼房的顶部像个盖子一样齐齐地削去了半米,然后将顶部以下统统摇碎,再将这个巨大的盖子翻了个个儿,装在残砖碎瓦上。于是,所有房间的天花板都面冲青天了。

  我是艰难地爬上几层楼高的废墟,从安在房顶的灯具和房子装修的石膏线,才看出来自己身处何处的。

  站在原来的街道上,虽然现在柏油路面像被掰饼干一样,一块块被掰碎了,但依稀可以看出羌族自治县北川原来的清秀模样。

  ······

  撼人心弦的场景,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时隔多年,每每想起,这段描述依然历历在目。

  当然,新颖独特的角度存在于深入细致的采访之中,存在于认真的思考之中。

  四是导语要简短有力,夺人眼目。消息是最为常用的体裁,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也是全篇最重要的部分和亮点所在,要把最基本的事实包括在内。有这样一种说法,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往往取决于新闻的第一段,第一句,甚至第一行。在你的头脑里或笔记本里有你要写的消息的全部材料,把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最重要和读者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这就是你的导语。导语的长度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定,但通常一条好的导语是以一句一段的形式,简短有力地表达出来。

  如《参考消息》刊登的《泥雨夜袭北京城》的导语是:“今天北京下起泥雨”。导语最好是一句话,不要超过50个字。

  五是注重细节描写和运用,让新闻“故事化”。会写故事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好故事来源于细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细节是新闻的血肉。因此要注意用精彩的细节描述攥住读者的心。我们说,一张照片胜过一千个文字。同样,一个好的场景描写也会胜过一张照片。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细节描写会极大地提高新闻报道效果,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能做到见人、见事、见场景,让读者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触摸到,这就是活的新闻。对因公殉职的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任长霞的典型报道中有这样一个情景让人过目难忘:“记者在任长霞局长办公室的洗面台上发现,她的玉照下也有女人化妆用的必需品,一瓶忘记拧盖的化妆品仍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这种白描式的叙述给了读者更多的信息:任长霞是个普通人,是个女人,是个母亲,是个妻子。同时也感受到这是一位近在咫尺的英雄,她与读者是这样的近、这样的亲,读后让人为之动情。

  催人泪下的画面,生动传神的细节,坐在办公室里写不出来,靠别人提供的材料也编不出来,所以,我们说:“采访离生活贴得有多近,稿子就离读者有多近!”

  三、新表达:注重用户体验感、互动感

  移动媒体时代,无视频不新闻、无视频不传播,必须树立移动优先的全媒体理念。我们说“内容为王”,但今日之内容已非昨日之内容(记者一个本一支笔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记者也要成为全能型的记者。短视频,直观生动,黏性度非常高。可以说,一个好视频胜过千言万语。新闻现场,首先要有的是视频,其次图片,最后是文字。

  新闻如何才能直抵人心?

  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郑报集团“冬呱视频”出品的作品《一个人的球队》给出了答案。《一个人的球队》讲述了接受叶沙器官捐赠的5人自愿组建了名为“叶沙”的篮球队,并走进WCBA赛场,替叶沙实现梦想的感人故事。

  2017427日,叶沙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叶沙的父母捐出他的心、肝、肺、肾、眼角膜,让7个素不相识的患者重获新生。叶沙生前爱好篮球,梦想参加职业球赛。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精心安排下,5名受捐者自愿组建了名为“叶沙”的篮球队,并走进WCBA赛场,替叶沙实现梦想。成员分别为:铲车司机、基层干警、学生。当他们上场比赛时,姚明也向这支业余的篮球队鼓掌致敬。

  2019221日,视频发布后,经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家媒体转发,在全社会掀起了器官捐献的热潮,播出后仅仅两天已有23000多人志愿登记器官捐献。在20193月份,中国就新增器官捐献志愿者112062人。

  新媒体传播,用户体验为大。我们生产的内容要让用户、读者有感觉,才会有传播度。H5重在体验感、互动感。如广受好评的人民日报新媒体爆款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就是个很好的案例。

  四、流量思维:信息那么多,凭什么看你的?

  移动互联时代,我们置身的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一个人人都急于表达而惰于倾听的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有人调侃说,以前是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现在可能是写谁谁也不看,毕竟互联网上有海量内容,大家都有丰富的选择。

  我们要想让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网民认可我们传递的思想理念、接受我们的价值主张,一定要有流量思维。流量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情民意。读者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次转发、每一条留言,实际上也映射出他们的心理和态度。如果我们写的文章、拍的视频、设计的交互产品,读者都不愿意看,或者看不懂,就不会有流量,更谈不上入脑入心了。

  怎么让读者在我们的作品上停留更长时间?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正能量内容同样能带来大流量。

  三月三,拜轩辕。411日,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一场关于“云拜祖”的讨论在社交平台持续扩散:出海、出圈、上热搜。42日由郑州报业集团中原网开发的“云拜祖”5.0版上线以来,话题#2024云拜祖正确打开方式#登上了热搜,阅读量达到了1.3亿。截至41118点,通过“云拜祖”平台拜祖祈福的网友超过2267万,参与祈福互动的网友超7319万人次。

  “云拜祖”与网友共振、共鸣。不论身处何地,相约网络空间,共赴一场“云拜祖”,已经成为全世界华夏儿女,尤其是90后、00后“Z世代”群体的共识。年轻人拥抱黄帝文化的另一面,也是“云拜祖”平台在不断拥抱新技术,适应新场景的过程。经过不断迭代升级,“云拜祖”5.0版,在沉浸式、体验感和互动性上继续突破:

  一是今年是甲辰年,“云拜祖”平台在视觉设计上也充分凸显了“龙元素”。除了开屏巨龙腾飞的动画,平台在XR灯光秀环节和拜祖祈福板块中也都充分展现了龙腾盛世的新场景。

  二是“熊熊跃动”完全参照了真实的游戏场景,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的游戏不但好玩,还有一定的难度,让众多网友“欲罢不能”。

  三是AI变装板块全新升级为“AI游故里”,借助时下最好的大模型技术,网友不仅可以一键变装,还能合成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

  四是依托“云拜祖”平台,推出“‘黄粉儿’的朋友圈儿”“开箱电子榨菜”“数字黄帝给华夏儿女的一封信”“开运姓氏壁纸”等适合多媒体传播的内容,引发了年轻网友的情感共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在网络空间与海内外华人形成了共振,在拜祖祈福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细节定成败:错失的“新闻一等奖”

  新闻奖是对优秀新闻作品的肯定,最能展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在日常采编工作中,要有新闻奖意识,对标新闻奖做内容,努力打造精品力作。

  我们有过与一等奖失之交臂的遗憾。2018年国庆前夕,郑州报业集团“冬呱视频”出品的《我在无人区修铁路》,讲述了三名河南90后远离家人,终日与黄沙作伴,坚守“生命禁区”罗布泊修铁路的故事。

  102日晚10点,央视《晚间新闻》从原片截取了两个片段、用4分钟时间专题报道这个故事。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全文转发。仅仅48小时,该视频全网播放量已经破千万,成为正能量的现象级作品。

  题材绝对正能量,且故事感人、画面震撼、制作精良,还有央视转播的加持,可以说具备了新闻奖的潜质。就是这样一件有望冲击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在评审中被“拿下”:原因是从头到尾没有交代“时间”,关键新闻要素缺失。

  融媒产品尝试创新没有错,但必要的新闻要素不能少,规范表述是关键,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总之,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放大主流声音?需要媒体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做好内容,做优质的内容,我们永远在路上。只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是不是一个好记者,有没有真本事,拿代表作来说话吧!(作者:刘春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