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越来越懒,标题越来越烂?警惕粗制滥造侵蚀主流新闻!

2024-03-21 14:35 来源:传媒茶话会

  读: 

  导语不仅生硬晦涩,还长达几百字?

  稿子写得粗制滥造,复制粘贴成常态?

  这些亟须注意的“隐形”问题,该如何解决?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王长善梳理了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呼吁重视新闻的“高质量发展”。

  一同事发来截图:导语咋能这样写呢?密密麻麻,生硬难懂,读不下去,“据介绍”这样的词都出现在导语里了。

  我特意看了看,这是一条跟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局委线口新闻,导语长达200多字,其中还出现14处数字!典型的通稿复制粘贴。

  “其实,把稿子写得软软乎乎,让人读着明白舒服,不难,关键看作者有没有那份心。”我俩很默契。

  大家都在说“高质量发展”,但一些新闻报道却存在粗制滥造的问题。

  梳理日常所见,新闻的粗制滥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记者越来越懒。有的习惯从网上扒线索,跟着热搜跑,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有的坐等通稿上门,复制粘贴就提交,完全不带消化吸收提升再输出的。平心而论,有的网络热搜看似火爆,但实际并不贴近百姓生活,甚至有不良引导,严格来说不叫新闻。扪心自问,主动深入一线、走近群众找新闻,还有几人?

  标题越来越烂。标题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不视觉疲劳吗?“定了”“刚刚”“最新”等等老掉牙的万能套路标题用了又用,实在想不起标题了,干脆用个悬念题,倒是省事儿,想看自个儿点进去吧。“热辣滚烫”“龙行龘龘”,用一下还新鲜,天天用标题不嫌烦吗?好想调查一下,浮躁的当下还有几个人在认真想标题、反复改标题?

  文字越来越粗。我是个有文字洁癖的人,为培养编辑养成认真习惯,每天都在工作群分享看到的各类新闻差错。一个“武断”的感受是,有的稿子啊,编都没编就发了,审都不审都过了,不然怎么错得那么低级呢?有的标题带着错字就发出来了,有的标点符号用不准,“的地得”不区分,“途径”“途经”常用错,“账”“帐”搞不清。更有甚者,连作者的名字都搞错!差错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有些稿子你都不好意思往朋友圈转。

  发稿越来越慢。新闻讲的是个快,但据我观察,不同媒体好像有不同的工作节奏。不少重要新闻已经传播半小时了,有的媒体编辑才慢吞吞地发出来。比人家晚发一个小时也敢叫“快讯”,更厉害的是,比人家晚发一天还敢叫“快讯”,真是我行我素,如入无人之境啊。

  针对新闻工作的粗制滥造现象,31日《解放日报》曾刊发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宋超的文章,题目为《高度重视采访和写作——努力开创高质量新闻工作新局面》。

  其中一句振聋发聩:新闻工作质量上的低下,正在严重侵蚀我们主流新闻事业大厦,是当前我们新闻界最最需要引起注意的事情。

  “论其原因,一是能力不过关,一是作风不过关,根子是思想认识不过关。”文章分析。

  这些我都赞同,必须改变了。不然,读者真的对我们的新闻“敬而远之、厌而弃之”了,如果发展到那般境地,谁来站稳主流舆论阵地?难道拱手让给自媒体和商业平台吗?

  怎么去改变?!简而言之:内外兼“修”。

  内修,职业自律“卷”起来。人总要讲点脸面的,要对得起自己的岗位,有点契约精神,无愧于心。敬畏新闻,守土尽责,精品意识,应该成为一种自律,否则就是渎职。对新闻不负责,与医生不好好做手术、警察不好好抓坏蛋何异?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在自己的花园种好你的玫瑰。把每一篇作品都当代表作,像打扮自己那样打扮你的新闻,然后再“出门”。

  外修,激励机制“管”起来。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监督的采编必然导致懒散。内修不一定可靠,最靠谱的还是要顶层设计,重视内容生产,让制度“长牙”刺激采编队伍素质的提升。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奖惩分明,让作者不敢懒不敢粗不敢散。正向激励激发采编创造力,营造热烈的业务氛围。让专心做内容的人得到实惠,找到尊严。

  高质量发展,涵盖所有领域,作为影响人们精神层面的新闻工作更不例外。

  桃红柳绿又一春,让我们——

  守住价值导向的“魂”

  扎好深耕细作的“根”

  固好光荣传统的“本”

  抖起改革创新的“神”。

  (作者:王长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