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媒体人分享|从纸与笔到融媒改革,与夜班工作的难解情缘

2023-12-06 19:08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今年是劳动报社编辑中心编辑郁中华从业的第25个年头,他与夜班的缘分也是从25年前开始的。彼时,郁中华大学刚毕业,初进报社就从夜班编辑部见习做起,那还是纸与笔的年代。4年前,郁中华真正进入夜班编辑部工作,他与夜班的不解之缘延续开来……

  传媒茶话会夜班媒体人分享第四期,邀请郁中华分享他的夜班故事。

  尽管真正进入夜班编辑部工作仅仅4年,但我与夜班的缘分,其实从大学毕业刚进报社就已经开始了。

  一段难解的情缘

  当时,报社有一项制度规定,也是一种传统,那就是,每年新进单位的大学生,必须要到夜班编辑部见习半年。通过这半年时间的见习,一方面熟悉稿件编辑、报纸出版的流程,一方面学习稿件的校对、编辑等业务。

  那还是纸与笔的年代,现在说起来恍如隔世,其实距今也不过20多年而已。记者的稿件,是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写在稿纸上的。清楚记得,那时单位的绿色格子稿纸,每页300字。

  到了晚间,记者采写的稿件送至夜班编辑部,有专门的打字员在电脑上录入。新进的大学生员工,两个人一组,一人拿着稿纸念,一人看着打印稿核对。如是这般,将当日要上版面的稿件初步校对一遍。

  然后,就要跟着带教师傅去电脑房拼版,出大样。大样出来之后,通读整个版面的稿件,再次校对一遍,同时向老编辑学习如何删改文章,如何起文中的小标题,如何制作稿件的主题、副题或者肩题等。

  这半年的见习生涯,为我后来的记者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1年后,顺应时代的潮流,报社推进融媒体改革,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人员也重新安排配置,我也因此进入编辑中心编辑部,重温当年夜班编辑部的工作状态。 

【配图:劳动报社编辑中心编辑郁中华】

  一段难忘的经历

  夜班的工作节奏是昼伏夜行,编辑部同事之间的见面,大抵是在夜晚。不过,2022年有一段特别的日子,编辑部同事24小时生活、工作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成就了一段难忘的夜班经历。

  20223月起,上海多个地区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并呈现逐步蔓延态势。为了彻底遏制疫情,上海在4月和5月,实施了全域静态管理。但是,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报纸必须一如既往地准时出版。为了全力以赴确保正常安全地出报,报社当机决定成立专班,驻守单位。

  328日,我接到通知,从41日起作为首批工作人员驻守单位。其后两天,因为陆续有同事因为疫情被封控在小区,专班保障团队的人员也不得不一直在更换。331日吃完午饭后,我在下午两点提前到单位报到。

  24小时住在单位,对报社而言,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没有住宿条件,就买了睡袋、简易折叠床……供大家在办公室内休息。没有洗浴设施,只能大家忍一忍,用洗手间的热水龙头和烧的水简单洗漱一下。

  生活不便,工作的压力也大。我在单位一共驻守了8天,从331日至47日,是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最初阶段,每天要做3个版面。那时,头版和二版的重要通稿来得非常晚,版面签样往往已经是凌晨或者黎明。

  一张报纸,平时运行至少依靠一百多号人,战时需要多少?在劳动报,我们靠着10人驻守团队撑过了战役第一阶段的39天。从我们编辑中心来说,平均一个编辑负责4个版面将近30天,一个美编负责拼版+设计39天,这些都可以说是打破了出报的纪录。

  一种难能的坚持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流量至上的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似乎显得越发不合时宜。即便在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全面转型的过程中,各方关注的重点也大多在各式新媒体,纸媒越来越边缘化。

  纸媒式微,其背后的从业者也难免为人所忽视。在此之际,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能够关注这一人群,并切实地持续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可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

  据了解,该项目由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上海岩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爱尔眼科等爱心机构大力支持,从资金补助到配备心脏除颤器AED)等医疗器械,旨在守护媒体人夜的黑

  作为今年的受助者之一,本人在此谨表深深感谢,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力量能够加入,让更多的同行获得帮助。(作者:郁中华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