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是中国妇女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赵梓涵成为夜班媒体人的第16个年头。
从新闻版编辑、要闻版编辑一步步成长为总编室副主任、主任,已经度过了2000多个夜班的她,究竟有何感触?
传媒茶话会夜班分享第二期邀请到了赵梓涵,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夜班经历。
【配图:中国妇女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赵梓涵】
每当华灯初上,我们报社四层的几扇窗总会准时亮起,寒来暑往,日居月诸,点点灯光连接着国家大事,也心系着百姓民生。
窗子背后忙碌的是总编室的夜班编辑们,当然,此中也有我的身影。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我在总编室上夜班的第16个年头了,从青葱岁月转眼快到不惑之年,回望这十几年,2000多个夜晚历历在目。从新闻版编辑、要闻版编辑一步步成长为总编室副主任、主任,我既感慨于这份职业的艰辛,更荣光于这份职业的意义。
也曾有人问我:这么多年,怎么能一直锲而不舍地坚持在夜班编辑岗位上?其实,理由很简单——源于热爱和责任。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总编室夜班编辑平台看望一线编辑。他悉心询问:“夜班到几点?”“每天最后谁定版?”“现在一共多少个版?”
面对着围拢过来的编辑记者,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很辛苦,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鼓励和关怀,是对每一个在这个岗位上坚守的新闻人的充分肯定与信任,同样作为夜班人的我,那一刻,倍感职业的荣耀。
对于报社这样的纸媒来说,报纸夜班可以说是新闻采编工作的“总枢纽”和“守门人”。
我们报社总编室目前有16名编辑和校对,既有年近五十的老校对员,也有二十出头的新编辑,这个女性占到百分之七十的团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昼伏夜出中默默坚守。
晚上8点,是很多人下班到家的时间,但对于我们来说,崭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9点,晚编前会讨论版面;10点,精编稿子雕琢标题;12点,机房拼版修改校对;凌晨2点,夜已深,但工作仍在继续,敲击键盘的声音和时而响起的急促脚步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在夜班编辑的世界里,黑夜永远占据主导,我们在灯下统筹规划、字斟句酌,编辑排版,从华灯初上到岗,在凌晨微光离开,度过一个个忙碌又充实的夜晚。
尤其像我们的报纸作为党报,在新闻稿件的编辑和排版上,不仅要注重新闻性,更得注重政治性,作为报纸的最后一道把关,夜班的压力和责任可想而知。
所以,每一次和新来的编辑谈话时,我都会和大家提到一个词——极端负责。
以“工匠精神”做好编辑工作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对待每一篇稿件,大家都会严格落实“三校”制度,有时更会“强迫症”式的较真,比如为了做好一个标题,从小编到主编再到签字编委,几个人会反复推敲,讨论。
夜班编辑工作可以说非常紧张,从晚上八点到岗,至次日凌晨三四点下班,有时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大家甚至很少喝水。而在面临重大主题报道和重大突发事件这样的“大考”时,责任更重、考验更大。
还记得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大年三十开始总编室就提前结束假期,投入编发稿件、策划选题等工作。三十晚上不到8点,大多数人还在吃年夜饭时,我们发出了第一篇由夜班编辑撰写的关于疫情防控的评论。大年初五,夜班团队闻令而动、全员提前到岗,直至4月中旬,我们持续推出了50多期抗疫特刊,很多夜班同事连续奋战在夜班岗位十几天无休。
同样记忆深刻的还有建党百年的报道,当时,我们在“七一”前一天策划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特刊,打造了20个版图文并茂的超长画卷。大到主题的选择、版面的布局,小到图片的摆放、逐字逐句地雕琢,记不清多少次思路不畅,记不得多少遍修改推敲,那一晚,每一名编辑都带着一种虔诚之心全情投入。
7月1日清晨,版面即将完成,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快看,好美的朝阳”,一刹那,所有人停下了匆忙的脚步,聚在窗前,只见整个天际满是灿烂,不远处的北海白塔上笼罩着一层金色,大家争先恐后地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
捧着手中精心制作出的“超长画卷”特刊,望着窗外的朝阳,那一刻,我觉得是那样的意义非凡——我们不仅见证了一段伟大的历史,更体会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肩……
这样的画面与记忆还有很多很多。都说编辑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但当自己制作的嫁衣绽放出夺目光彩时,感动与欣慰同样刻骨铭心。
每当绞尽脑汁做出一个好的标题,每当像绣花一样制作的版面获得喜爱,每当经过我们精编的稿子获得了新闻奖,我都觉得为热爱的新闻事业甘之如饴,每一个深夜的每一次字句推敲,都变得那么有意义。
然而,昼伏夜出、披星戴月,要说不辛苦那一定是假的。我们的编辑校对在夜班岗位上工作超过9年的有7名同志,大家每年编辑的文字超过六七百万字,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临时加版加班已成常态。长期颠倒的生物钟,三餐无序,高压力的工作导致很多同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亚健康。
我自己也是如此,尤其是担任夜班负责人后,每天要审看四个新闻版,“慎之又慎、细之又细”是我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谋篇布局、政治把关、修改标题、推敲字句,一个晚上下来,几万字审读过后,抬起头来会发现颈椎僵硬,眼睛模糊。长期颠倒的生物钟,更是导致免疫力下降,体质已大不如前。
还记得2008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那一年遇到了汶川大地震,依仗着年轻的体魄,我累日无休地连着上了14晚大夜班,我在日记中写道:收起悲伤,收起疲惫,我又觉得充满了力量,我要将前方记者采访的情况及时反馈在报纸上,还读者一个真实的巴蜀大地,用版面传递出温暖与坚韧。
2023年,是我上夜班的第16年,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面对五年一次的妇女盛会,我全程参与策划并连上了7天大夜班,每天高负荷的工作让我在大会结束后最终还是病倒了,拖着疲惫地身体,我在日记中写道:与二十几岁相比,精力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变的是岁月是身体,不变的是责任是热爱。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关注夜班编辑这个群体,例如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从资金补助到医疗器械,为我们夜班编辑提供了援助支持,对大家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更让人们了解到,还有这么多夜班媒体人,在日复一日地守着寂寞、默默奉献。
新闻人常说,做新闻是要有些情怀的。相应地,做夜班编辑更是如此,不真心喜欢编辑工作,不具有奉献精神,是很难真正融入夜班编辑工作的。也许相对于记者来说更“隐形”,但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同样有着坚定的新闻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澎湃的工作激情,有着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使命。
“能在胸中存读众,孜孜矻矻味弥甘”,很喜欢从事编辑工作60年的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
辛苦中感受职责,版面下守望道义。我很欣慰,自己依然和报社这些可爱的夜班同事们一起在默默坚守,用我们的平静从容与责任,努力诠释着老先生的这句话。
最后,再一次非常感谢“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由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上海岩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爱尔眼科等爱心机构大力支持,从资金补助到配备“心脏除颤器”(AED)等医疗器械,旨在守护媒体人“夜的黑”。 (作者:赵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