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2003年SARS疫情相比,由于移动互联网已覆盖了城乡绝大多数人群,且重点疫区等多地实行封城封路措施,在智能手机普及背景下相关舆情的信息量与传播速度、关注度,远超之前。在这场围绕疫情动向、防控宣传、专家解疑、谬误澄清、政策解读等一系列报道活动之中,中央、各省市主流媒体,在专业性、权威性以及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以其拥有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体现出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与传播中的主导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各级主流媒体在抗疫报道中的表现,除了引起全社会对媒体公信力的再次回归,也是检验各自专业成色的一次比拼。
全国主流媒体的疫情报道特色
疫情就是敌情,报道也是战斗。责任担当是本次主流媒体社会公信力回归的直接推动力。
与医护人员一起成为“最美逆行者”,深入疫区一线,提供一手资讯。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首次通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18日,距离除夕不到一周,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连夜赶往武汉。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通过采访钟南山首次确认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危险,当晚人民网《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的评论及时推出,产生强烈反响。媒体报道迅速推动防疫升级,两天后,武汉实施“封城”措施。面对人们的唯恐避之不及,各地专家、医护工作者和警务人员奔赴疫区一线,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主流媒体的记者,与他们一起被人们称作“最美逆行者”。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在湖北省武汉市设有分社、地方频道等常驻采编队伍。据《中国报业》杂志报道,疫情发生后,这些采编人员深入病房采访,没有退缩逃离,一直坚守在武汉抗疫防疫的最前线。从1月20日起,疫情进入暴发和抗疫阶段,媒体疫情报道也进入白热化,主流媒体纷纷加大一线报道力量,从总部增派力量,加入到“逆行”队伍中。据“青年门派”微信公众号介绍,当大家收拾行囊、撤离武汉时,除了医护救援队伍,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也正在逆行前往抗疫一线。“我们在朋友圈、微博、网页上点点手指刷新,便能迅速获知疫情前线最新动态。而这每一个字眼背后,可能都是前线记者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换来的。”为此,“青年门派”微信公众号选择了全国17家主流媒体,对其疫情报道的内容进行了核查,并分析发现,1月20日后的危险紧急时期,派记者进入武汉的媒体共13家,分别是:《财新》《中国经营报》《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北京青年报》以及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第一财经等。
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一级响应、纷纷采取措施全面防控的过程中,这些主流媒体积极跟进,和湖北当地的媒体同行战斗在一线,不顾自身危险、不断为全国人民提供第一手资讯。据2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宣部已组织另一批超300名记者的报道队伍奔赴武汉等地一线采访,主流媒体在大灾大疫面前发挥正向引导、安定民心、保障防控秩序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社会影响力公信力正全面回归。
应用移动互联融媒体技术,防疫动态适时更新、权威声音解读成最大亮点。充分运用移动互联融媒体报道技术,特别是24小时不间断更新防疫动态,及时传播权威人士的声音,提供权威解读,是主流媒体在这次传递最新疫情报道大聚合中的最大亮点。
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是全国关注的焦点。央视新媒体、人民日报“人民直播”联合长江日报社和中国电信,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中国移动,几家主流媒体联合对这两家医院的建设现场进行全天24小时直播,围观网友数量急速攀升,被专家称为“围播”新传播现象。参与“围播”的广大网友还在家频频参与互动。“给雷神山和火神山做监工”一时刷爆各大社交平台,成为网络流行话语。据统计,1月31日零时到凌晨1时,仅参与“人民视频”围播的网友,关心工程进度,感佩建筑工人,叮嘱前方记者??总共留言达2481条。
从1月27日起,央视新闻还通过客户端、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出15个小时不间断直播《共同战“疫”》,直击抗击疫情一线,关注各地驰援武汉最新动态。这些重量级媒体利用自身优势打通各类传播资源平台,实时直播报道疫情,为防控一线和全国民众平稳有序地抗击疫情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空间。1月28日,新华社专访钟南山院士,访谈全文在新华社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150万。1月29日晚,《环球时报》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就如何打赢这场病毒“歼灭战”进行对话,通过人民日报“人民直播”平台播出,吸引1100万人在线观看。此外,央视《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在对话钟南山后又采访冯子健、李兰娟等国家卫健委专家,解读疫情进展,传递防疫信息,都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引流效应。这些专访,为疫情防控形势提供了科学研判,赢得一片好评。
多形式创新生产内容、方式和传播路径,充分彰显主流媒体核心价值。全国在疫区报道的主流媒体均深入疫情一线,并从各自角度发布了较专业的前线报道。在“综合表现最佳媒体”的项目分析中,《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独家采访了华南海鲜市场商贩夫妇患新冠肺炎后的就诊遭遇,包括因担心不被收治而向医生撒谎、确诊感染后医院告知不需要隔离等意外情况。其多篇深度报道以还原度高、细节丰富、内容鲜活等显著优势,使该媒体引起业内普遍关注和高度认可。
《新京报》的一系列专题也可圈可点,如《疫情下的“野味” 有商家转场网络挂靠资质“洗白”》,首次揭开了疫情之下野生动物贩卖商的生意门路。财新的报道从前线动态、救援、交通、医学、民生、地方疫情、评论等多个角度关注疫情,在本次一线大比拼中表现亮眼。
在这些追求深度又颇接地气的媒体竞争面前,以央媒、省市媒体为代表的一些主流媒体则另辟奚径,以创新的生产内容、方式和传播策略同样获得用户的喜爱。如央视网、湖北广播电视台、中国军网联合策划推出H5产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个由央媒、军媒、省媒共同策划开发的新媒体产品,推出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医护加油”“我爱口罩”“拒绝恐慌”“拒绝扎堆”“见屏如面”“勤快洗手”“科学就医”等微信头像模版给网友选择更换,并在6天中完成了四次产品迭代。1月30日,产品还推出地方定制版,建立全国新媒体联动矩阵,当天就吸引了云南网、中国江苏网、红网、大河网、鲁网、安徽网等超过20家省市级新媒体加入。截至1月31日,共有150多万网友参与更换了自己的微信头像,表达为武汉加油、为家乡加油的决心和信心。
深圳主流媒体立体打造,疫情防控报道“示范区”
深圳是一座超级移民大城市,据统计深圳常住人口1302万。这座与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特殊城市,其疫情防控及舆情信息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地方,报道既要有地方动向,更要有全国意识。注定了这场仍在进行的全国疫情防控报道既是一次全新挑战,也是一次让本地主流媒体“走出去”,牵动、影响全国读者用户的良好窗口。
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及分属的“两微一端”、深圳新闻网等四报一网是该集团主力报网,在集团调度指挥下,随着疫情的迅猛变化,由起初的“规定动作”,迅速开始“主动作为”和“积极作为”,策划、创作出越来越多、叫好叫座的优秀作品。截至2月24日,集团原创爆款产品频现,被中央及省市主要媒体两微一端及各大网站、客户端广为转载推送,单篇全网阅读量合计达亿级别作品1件,千万级别作品共17件,百万级别作品108件。各报网端共发稿18061篇(条),其中纸媒报道(含图片)3995篇,新媒体报道(产品)14066篇(条),刊播公益广告750条,总阅读量10.1亿人次。
在整体站位上,各报网全面出击,成为本市权威信源。在抗疫现场报道方面,各报医疗线记者大胆逆行,勇敢深入抗疫一线,与医护人员、患者近距离接触,及时制作出大量文图音视作品,还原防控与救治现场,帮助读者身临其境。在物资供应、社区管控等抗疫二线、三线,均有报业集团记者的身影;在疫情动态分析方面,各报注重抽丝剥茧,图文并茂分析疫情特点与趋势,如《晶报》的《晶数据|全国疫情曲线会说话,可读出4点发现》,点击量一天突破168万;在抗疫评论方面,各报积极发声,如《深圳特区报》的《隐瞒症状,故意传播病毒是在犯罪》也成为百万级爆款产品;在抗疫人物宣传方面,各报分别挖掘一批感人至深的典型事迹;在抗疫知识宣传方面,制作出大量解释性、实用性、提醒性的作品,大幅增强媒体服务性和指导性,通过全网传播到全国各地。
在报道手法上,短视频大放异彩,手绘漫画H5等别出心裁。深圳报业集团四报一网在这次融媒体作品中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深圳特区报》读特“战疫”小游戏1.0版《全民战“疫”,有你必胜!》参与量超6200万人次,2.0版《打破谣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你知道多少?》参与量超2200万人次,3.0版《H5|2020新冠肺炎防治统一考试》参与量超8300万人次,累计超1.67亿人次。
《晶报》记者同疾控中心消毒人员一起进入确诊病例家中,一则《全记录: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后,医生是怎样给家里消毒的》的短视频被无数人刷屏,该报原创抗疫视频《火线》阅读量超1亿人次。该报的MV《一首写给所有平凡英雄的歌》点击量则超过了1000万人次。
在创新机制上,确立“群网全推”报道,集团“一盘棋”作用迅速提升。2月1日,集团编委会坚持“一盘棋”考量,当天即成立疫情防控融媒体作品推广小组。经过小组流程梳理,各报网统一行动,开拓两条路径进行全网群推,一是各报网“两微一端”集体推送,二是各报网分别在重点互联网媒体平台推送。经整合,成功打通人民日报、腾讯、快手、抖音、今日头条、ZARKE、网易、喜马拉雅、新浪、搜狐、全国城市网站等11个平台的推广渠道,辐射全国人群。2月3日,集团各报网推荐图文、视频、手绘、H5、小游戏、长制图等各类融媒体作品29件,经推广评审小组筛选,全网推广《延时拍摄|深圳市三院扩建工程彻夜施》等7件作品。截至2月4日上午9:30,阅读量100万+作品出现2件:《晶报》制作的《晶数据|全国疫情曲线会说话,可读出4点发现》(168.49万)、《“一睡”成网红?这张图片获万千深圳人点赞》(100.43万)。2月4日当天,又有10多件优秀融媒体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深圳晚报》的一则《已有8人因刻意隐瞒从武汉返乡事实,确诊新型肺炎,被刑事立案!》首日阅读量即突破127万。
在挖掘城市特色内容上,同时注重体现移民城市人文关怀。1月23日,广东省正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深圳报业集团四报一网立即分别推出加强个人防护、停止人群聚集性活动、湖北返深人员社区登记、全市交通卫生检疫和新出现疑似病例配合医学观察等“规定动作”的宣传报道。次日,各报抽调精干力量,加强联系全市联防联控各个职能部门,加大防控措施及典型事迹、先进人物的报道,专人对接市防控指挥部、卫健委、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等重点部门的采访。从1月27日起,各媒体统一开设了“防控疫情 深圳行动”专版,及时发布中央和省、市有关指示精神,各部门部署防控措施,一线工作人员和定点医治医院信息等内容,加强舆情引导,提高市民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响应机制相呼应。
在做好这些“规定动作”基础上,四报一网还结合各自的定位特征,采访制作发布了一批极具移民城市特色、彰显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1月30日,深圳晚报客户端“深晚九点档”发布了一篇《我在湖北,思念着深圳》的特约原创采写稿件,引起全国各地离深回乡者的强烈共鸣,“我在湖南,思念着深圳”“我在安徽,思念着深圳”“我在揭阳,思念着深圳”“我在贵港,思念着深圳”“我在汕头,思念着深圳”等各种文末留言点赞量达3000余次。深圳新闻网推出的《加油,武汉!深圳人捧出暖心旋律》,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推出的《援武汉 战疫情 特别直播报道》《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晶报》推出的《非常深圳·图片日记》《晶海报》《晶数据》系列产品,报道细节生动丰富,都充满人文色彩。
在传播形式上,四报一网凭借点对点服务实现新一轮圈粉。由于本次新冠肺炎存在大量科普与预防知识需求,人们对了解疫情、科学防疫、消除慌恐、远离谣言、安排生活与日常起居等方面需要具体实用、简易明了的资讯指导,四报一网在此类内容的制作与发布上发挥各自的内外部资源优势,服务触角对外延伸到全国各地,对内细化到全市各大社区,成功实现新一轮实力圈粉。
2月1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开发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科普与服务平台”,细分为“居家防护知识”“工作区域防护知识”“确诊病例小区”“就医流程”“口罩鉴别”“发热门诊查询”“疫情地图”等十大板块,及时更新状态,用户黏度高,用户数量不断攀升。其中,与今日头条合作推广的全国应用板块“疫情地图”,可以帮助读者随时了解全国疫情状况和最新进展。截至2月5日下午3时,通过分享实时疫情的用户超过4385万人。深圳特区报读特融媒体实验室出品《抗击疫情》频道,置顶推出由读创客户端提供的“扫码速查”栏目,方便本市小区居民了解有没有确诊患者逗留过的信息。针对用户需求,四报一网还有不少创新出品,如《深圳商报》“全民战疫”视频产品《宅家里太久,这里有一份“心理处方”请你查收》、《晶报》短视频《全记录: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后,医生样怎样给家里消毒的》、读特记者上线医护版MV《为了谁》等,均引发宅家市民的大量刷屏。
抗“疫”报道的启示:主流媒体全面拥抱“全网时代”
2020年春天已经到来,这一场非比寻常的新冠肺炎疫情终将过去。全国传媒业也将很快体会到春江水暖的行业变化。梳理这场全国主流媒体疫情防控报道大会战,给业界带来诸多启示。
其一,此次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带来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主流媒体仿佛在一夜之间迈入了“全媒体时代”。报道的内容呈现全面平台化,报道的形式出现全面融合化,报道的时间则出现即时性(如直播),以适应人们在整体高危疫情隔离环境下的“在场”需求。近年来通过融合发展各媒体技术力量已大为加强的条件下,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促进了重大事件报道的全媒体化。
其二,对主流媒体来说,内容与表达的质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尤其是深度触及用户需求、第一时间揭示真相、重启社会问责监督、对公众具有较强引导力的内容产品,无疑将赢得用户的支持,这是传统媒体主流价值回归的一个明显的信号。
其三,在全媒体报道中,如何最大限度吸引受众对主流媒体传播的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优秀作品,除了内容与制作更加优质,还要有更强的营销手段。在这一轮融媒竞争之中,“跨区域主流媒体”凭借更系统全面的资源对接,或将具有先行优势,这将挤压仍处于单兵作战的中小媒体机构甚至县域性媒体平台的发展空间。
其四,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影响下,新闻媒介的生存法则、生存环境发生深度变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快。随着主流媒体的功能从传播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移,更多“有用的新闻”新品种会不断出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待进一步开掘。
其五,主流媒体跨区域报道将成为常态。由于全网传播对传统地域传播的进一步影响,站在全国视角、全国高度报道将越来越普遍。以深圳为例,作为在全国担当先行示范区使命的特区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疫情对城市的应急管理和深远影响的相关报道,特别是站在“双区”角度进行的产业预警,并对可能产生的对实体经济、对外贸易、投资预期的影响进行的一些研判、前瞻性报道,都具有跨区域乃至全国性意义。在全网技术的支持下,一些地方媒体通过合作、特约、线上采访、网络梳理、大数据分析等措施进行跨区域传播已显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