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李舸:逆行武汉为"天使"造像 影像背后是精神是信仰

2020-04-03 11:3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作为领队,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一行(以下简称“小分队”)搭乘高铁前往武汉。此番逆行、受命出征,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拍摄个人肖像。

  40天来,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协助下,目前已为4.2万余名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留像,覆盖98%以上的援鄂白衣天使们。

  为天使造像、为战“疫”存照、为历史留真。一张张真诚的面庞、一双双坚毅的眼睛、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这些数以万张、不加修饰的“最美”肖像,不仅是医护人员们的个人回忆,也是全国上下携手战“疫”的真实写照,亦是新中国历史上珍贵的影像档案。

  李舸这位从业二十多年的老新闻人,自称“经历过大灾大难,也是见过一些生死的人”,但这次跟医护人员“心贴心的交流”,他说让自己内心变得脆弱和柔软了,“我每一天都在流眼泪”。就让我们透过李舸在《人民战 “疫”》特别直播节目中的讲述,走近这项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重大摄影工程幕后,听听抗“疫”镜头之外的那些动人故事,感受影像背后的精神传承与信仰力量。

  与60多位同仁“形成合力” 

  为4.2万余名“最可爱的人”造像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湖北的危急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42000多名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紧急驰援,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做出巨大贡献。

  数万名医务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大的功臣”,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拍摄肖像照,既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光荣使命,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

   

  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成员:李舸、刘宇、柴选、陈黎明(从左到右)

  李舸坦言,刚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内心非常忐忑,“因为这个任务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时间紧、任务重,但“仅用半天时间,通过自愿报名,就组建了这支小分队。”

  作为一名在人民日报工作20多年的“老资格”,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李舸总是毅然冲向一线,他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见证了祖国二十多年来发生的“大喜、大悲、大事件。”这次也不例外。2月20日,由李舸作为领队,小分队一行四人,坐上从北京到武汉的高铁。

  疫情肆虐,几乎每一个逆行前往风暴中心的人,都会被问及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自告奋勇前去?“面对疫情,作为人民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冲上一线是毫无疑问的。”其实1月底就已请缨的李舸,早准备好随时出发。让他“自豪”的是,家人也非常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我们家人这个时候反倒会问,你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冲上去,所以在他们的印象中,遇到这样的事儿,冲上一线是我必须要做的。”

  小分队一行到达武汉当晚,就参加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召开的工作会议,明确了拍摄任务和要求,之后就投入了紧张的拍摄之中。因为工作需要,小分队从最初的四人,后来又增加了一人,用李舸的话说,五人“并肩战斗”。

  回忆初到武汉的情况,李舸用“非常危险、非常艰苦”来形容,由于当时全国的防疫物资都不充裕,虽然每天要在医院里“泡”十几个小时,但只有口罩可以佩戴,没有别的防护设施。“后来有机构帮助解决防护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方法也作了一些调整,所以工作进度还是非常顺利的。”

  但是,要为这么多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仅靠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和中国文联指导下,在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支持下,中国摄影家协会小分队迅速协调组织队伍,联合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志愿者、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摄影小分队队员,以及在湖北采访报道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画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摄影记者,组成了一支60多人的摄影团队。“我们形成合力,共同来做这个事儿。”李舸充满信心。

   

   

  迄今40天的时间,已几乎为全国所有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都拍摄了个人肖像。能完成这样一项重大、罕见的摄影工程,让李舸倍感欣慰,“现在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的肖像,基本都拍摄完毕了,我们不敢说做到了全覆盖,但是至少做到了98%至99%,极个别的一些医务工作者正在补拍。”

  这些“最美”的肖像照,也正在全国五万多个大屏幕上进行展示,李舸不忘表达谢意,“大家都是自愿地义务地在参与这项工作,我们感觉内心挺充实,也非常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感谢我们摄影团队的同事们,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完成了。”

  恪守两条拍摄底线 

  “规定动作”外还有“自选动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我们的“敌人”很狡猾,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不管是做新闻采访,还是近距离拍摄,李舸说,他们都有两条基本底线,一是坚决不能影响正常的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诊疗;二是不能影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正常休息。在李舸看来,“医务人员在前线已经非常辛苦了,可以说是冲锋队、敢死队,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影响他们,大家都会格外注意。”

   

  3月4日,李舸在火神山医院ICU采访拍摄。徐迅 摄

  李舸还提及一条自身不能触碰的底线,作为一名记者,其实也相对是一个活动的传染源,“因为我们会接触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采访,所以我们也要注意个人的保护,如果不严格遵照医院的防护规定,也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已成为摄影界的“金句”。李舸说,从社区到方舱医院再到重症监护室,很多摄影师都冲到第一线,就是为了抓住细节、表达情感,“我常常说两个‘节’,一个是情节,一个是细节,情节就是情感的表达,细节就是影像的表现”。

   

  李舸在医院清洁区淋浴间旁拍摄。曹旭 摄

  长时间、高强度、大压力的工作,已让医护人员倍感疲惫,选择什么时候才能保证拍摄顺利进行,还能不增加摘下口罩的感染风险呢?李舸透露说,在医院有两个拍摄的时间窗口,一个是医护人员从病房交班出来,吃饭前的空当,吃饭总得摘下口罩。再有一个就是从病区出来后进行消杀,进入淋浴间的前一刻,会把口罩扔到垃圾桶里。“这个时间卡得很紧很紧,绝对不能有丝毫大意”,李舸反复强调,自己计算过,每人大概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拍摄时间,但真正摘下口罩拍摄时可能只有几秒钟。为了保证拍摄时候反应够快而且有的放矢,摄影记者都会提前做好工作预案,“事先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甚至要了解要拍摄的医疗队有哪些好的新闻线索,或者哪些先进的典型个人。”

   

  3月9日晚10时,武汉洪山方舱医院休舱前最后一夜,医护人员在巡夜时与患者道别。李舸摄

  除了拍摄肖像这一“规定动作”,李舸还为自己这五个人的小分队,增加了一个“自选动作”,就是给每名医护人员录制一小段视频。视频提问很简单:疫情结束之后,您最想做什么?或者,您最想对谁说什么?一个多月拍摄下来,李舸说,很难想象,每次听到这个朴素的问题,“很多医护人员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那种真挚的情感,瞬间就迸发出来了。” 李舸认为,在一分钟的时间,医护人员之所以会充分释放个人情感,就是因为“他们没把我们当做陌生人,也没有把我们手中的相机、手机当成冰冷的设备,可能就当成了亲人或者患者。”

  是否接受拍摄,完全尊重医护人员的个人意愿。拍摄影像这种形式,得到了众多医务人员的肯定,也是“战”时的他们非常需要的。李舸为我们说了一组数据,在援鄂的4万多名白衣天使中,90后、00后的年轻人有1万多人,连续多日工作的他们,并没有太多释放自己内心情绪和压力的渠道,“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小小的拍摄窗口,恰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释放的空间,很多医护人员说他们非常非常珍惜”,甚至还有人在录视频的时候感觉没准备好,事后还问能不能再补录一次,因为“还想再说一句话”。

  “这一次跟我们以往任何的采访或者摄影拍摄都不一样,”在李舸看来,这是心贴心的交流,“我们是真正把对方作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抗疫前线战士,去进行对话,就是想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更加积极、更加阳光。”

  医患深情触动人心 

  影像的力量来自精神与信仰 

  从业二十多年,李舸见证过中国诸多“大事件”。2003年SARS疫情时,他也曾在重症监护室待过十几天,但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拍摄仍然让他觉得“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

  相比17年前只能跟随记者的镜头到达第一现场,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今天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时代的记录者。让李舸记忆深刻的是,几乎每一位援鄂医务工作者的手机里都保存着自己和患者的合影,这些照片有的来源于同事拍摄,而更多的是来自患者们自己的手机。在亲人无法陪伴在身边的时候,这些患者们与医护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

   

  3月4日,一对老年夫妇十分牵挂患病入院的子女,护士们帮他们传递亲情信息。李舸摄

  “让隔离病房变得有温度,有爱的地方就是家”,带着这样的初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们创建了“家病房”。不仅要治疗患者身体的病痛,还要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焦虑。“某某床的这个阿姨,某某床的那个爷爷……”每当接受采访的医护人员谈起自己牵挂的患者,这种珍贵的情感都会同样触动记者们的心弦,“医护人员主动承担起作为患者亲人的责任,这种互动非常让我们感动,当医护人员表达他们与患者之间特别深挚的情感时,我们都会默默的陪着他们流眼泪,每一天都在流眼泪。”李舸如是说。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的消化重症主管护师孔娅娅。李舸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护师吴映霖。李舸摄

  疫情期间,医患之间的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深深打动了李舸,他以“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为主题,为医护人员拍摄了一组特别的肖像,这组照片也在网上引发热议。照片定格的是这样一个画面:医护人员面对镜头,翻出手机中为患者诊治、送患者出院或者埋首工作的瞬间,利用几十秒摘下口罩的时间,让自己毫无遮挡的面容与最牵挂的患者同框。拍的是一短瞬,见证的却是一段历史,正如李舸在一篇文中写道,“有人说,这是新时代医患关系最理想的样子。”

  为医护人员拍摄肖像,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在一张张照片的背后,传递出的是影像的力量。“我们不是为了摄影而摄影,也不是为了出所谓的作品或者是带着功利的色彩来到武汉的。我们到这来就是要传承一种精神的力量。”李舸谈起抗日战争时期,即将冲上战场的敢死队员在明知物资匮乏,相机里没有胶卷的情况下,仍然会让摄影师对着自己按下快门,“要的就是那种精神的力量,要的就是那种信仰的力量。”

  李舸认为,摄影最高的境界是表达思想,表达观点,表达立场和态度。每一位援鄂医护人员生命中的这一瞬间都定格在了他们的肖像照中。“看似很普通的肖像,我们的拍摄条件也很简陋,但是我相信每一幅影像背后一定传递了一种精神的力量,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这些年轻的医护工作者回想起来,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曾经做了这么一件有担当的事儿,在他们的一生中,这么一抹亮色会永远存在。”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