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报道如何增强专业性实效性?请听专家建议

2020-02-21 13:08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疫情防控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如何客观真实、理性科学地做好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对新闻战线来说是一次挑战。新闻媒体围绕疫情防控大局,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联防联控措施成效,生动讲述一线感人故事,围绕热点焦点解疑释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舆论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增强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闻报道?请听专家们盘点分析、建言献策。 

  疫情报道注意“四个避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曾祥敏 刘思琦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新闻媒体的丰富报道和信息传播,成为公众科学防护、应对疫情的主要窗口。新闻媒体及时传达党中央精神,科学传播防疫信息,正面宣传防疫抗疫的感人故事和人物,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让媒体报道更好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应当注意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避免“解决方案”失真。媒体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带有“解决方案”色彩的新闻,应该充分核实后再发布,避免未经核实抢发造成公众误解或带来恐慌情绪。如关于“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李兰娟院士说如接触到疑似患者一样要隔离”等信息一经发布,引起社会上一些人群的恐慌,还导致一些地区宠物猫狗被捕杀遗弃。经事后核实,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的回答其实是“一般宠物不会被感染”,却被个别媒体曲解为“宠物也会感染病毒”。

  二是避免“温情报道”煽情。面对病毒肆虐,媒体对有关人物及故事的报道,要突出人文关怀,用温暖故事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以情动人,也要注意把好“度”,要温情不要煽情,如过分渲染、刻意煽情,就会适得其反。如关于高龄老人、贫困老人为抗疫捐出一生积蓄等报道,过分渲染情绪,反而引发公众的心理不适甚至不满。

  三是避免正面表达生硬。有的疫情报道中话语表达比较生硬,有的口号式表达较多,有的选择报道角度时平衡矛盾点还不够。武汉方舱医院首批病人出院,媒体采访时一位出院患者笑言:“住进来之后住得还不想走了。”一时间引起网友热议。面对物资紧缺、确诊病例持续上升等严峻疫情,救治病人“不想走”与很多病人等待正规救治形成鲜明对比,容易引发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的不适情绪。

  四是避免专业解读不够。报道解读不准确、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滋生谣言。此次疫情从苗头到爆发,涉及到众多领域,科学普及、公共卫生、政府应急、交通运输等。公众面对突发疫情,无论从源头了解病毒还是科学防疫抗疫,都缺乏专业知识,更容易相信社交媒体等人际传播渠道的“小道消息”。而社交媒体舆论缺乏专业权威信息,容易造成谣言滋生、舆论偏向和公众极端情绪。做好本次疫情报道,媒体报道应进一步提升专业性、科学性、贴近性。(作者曾祥敏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思琦系2018级广播电视学硕士研究生)

  坚持用户思维 提高专业素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 黄楚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闻媒体重点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应对疫情举措、防控知识普及进行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形式多样,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在特殊时期的信息需求。与此同时,防控疫情报道也存在一些报道失范等问题。比较明显的有两个,一是过度渲染悲情故事,二是专业知识不足。

  防控疫情报道应该做到传播正能量,鼓舞人心。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度渲染悲情故事。如关于“7名护士妈妈集体断奶奔赴抗‘疫’前线”的报道,网上评论有表示致敬的,但也有不少质疑,认为“对宝宝来说太不公平了,就没有替换的吗?”“不要宣传这种了”等。有的媒体的医学专业知识等专业素养不足,所刊发的报道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

  一些媒体或者记者急于报道,而忽视了公众看到报道后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出现的行为举动。就拿报道悲情故事来说,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个体的关注度大幅提高,过度渲染牺牲个体的故事不一定受欢迎,反而会遭到质疑甚至带来反感。对于防控知识不足的公众来说,即使媒体在报道中提到某种药物只是起到抑制作用,但公众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从而依然引发抢购行为。

  如何应对以上两个问题?一是坚持用户思维。用户思维其实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人民或者用户的重要性。媒体不能只是采访写作,还应该紧紧围绕用户开展报道,尤其是要预判报道可能使用户产生的认知、态度、行为的变化。二是提高专业素养。在防控疫情报道中,媒体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专业素养包含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是指涉及健康传播方面的专业素养。从上述问题可以得知,媒体的一些防控疫情报道,对防控知识不足的公众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只有媒体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引导。(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生产更优质抗疫新闻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王佳航 

  随着媒体融合深化,新闻媒体面向互联网的生产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新冠肺炎抗疫报道中,新媒体移动端报道展现出新气象。第一,面向移动端的常态化新闻生产显示出稳定实力,基本实现了移动优先。第二,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停留在交往空间,媒体开始面向交往场景传播,个人微信号、朋友圈、微信群、小程序或自主App等传播渠道受到重视。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生产理念得到强化,对传播场景的重视日益强化。第三,媒体的社会动员功能与用户社交场景紧密结合。

  当然,抗疫报道中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做好正能量报道,为抗击疫情鼓劲,帮助社会公众树立信心,是应有之义。但一些媒体报道方式简单,观念陈旧。如关于女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前集体剪光头的报道,引发网友质疑没有必要要求女医生剪光头。

  个别媒体工作者作风不扎实,报道专业性不够,出现差错。关于“孩子出生不到20天,他却主动申请投入抗疫一线”的报道,包含了三个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其中一位护士在孩子出生不到20天主动要求去抗疫一线,而这对出生不到20天的双胞胎还问“妈妈去哪了”,被网友纠错。该媒体后来发布致歉声明,系因工作仓促出错,将其中两个故事混淆,引发诸多误解。

  抗疫报道是刚需,需要更优质的新闻。在这场大考中,职业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显示出更专业的新闻报道功底和更职业化的工作态度。一要提升媒体专业能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沟通与传播是个全球性难题。媒体不仅应直接生产传播与风险有关的报道,也应包括表达对事件的意见以及反映各部门相应的举措,既动员社会公众集体防疫,也努力降低不明病毒来袭时社会出现的恐慌情绪。媒体应该冷静客观、严谨深入,以报道现场为主,以深度解析为重,不煽情,不搞情感传播。二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在全媒体时代贯彻这一方针,媒体也应与时俱进,进一步研究舆论引导规律,进一步适应全媒体大势,探索建构正确舆论的方式。(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