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总体实现了平稳发展。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数据升降之“形”,市场变化之“态”,百姓获得之“实”,长期发展之“势”?为了进一步呈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画”,人民网财经推出了《经济大家谈》系列访谈,邀请部委单位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者,一同激荡观点智慧,回应各界关切。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将“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作为稳投资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利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将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水利部将如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人民网记者专访了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
记者: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在新一轮稳经济举措中,为何将水利工程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今年以来,水利部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魏山忠:水利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成立了以李国英部长为组长的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19项工作举措,明确了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推进措施,健全机制,清单管理,上下联动,挂图作战。
一方面,全力加快在建重大工程建设进度,促进工程尽早发挥效益。比如,海南南渡江引水工程竣工验收,青海蓄集峡、湖南毛俊、云南车马碧等水利枢纽下闸蓄水,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进入全面挡水运行阶段,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面贯通;云南滇中引水工程输水隧洞已开挖438公里,比计划工期提前半年;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力争6月实现下闸蓄水。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推动工程早开、多开。水利部指导地方逐项细化工程前期工作时间节点,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构建脉络清晰的项目推进矩阵,每周通报前期工作进展,精准推进。同时,在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重大水利项目推进的部门会商机制,及时跟踪项目前置要件办理进展情况,分析解决推进中的难点问题。
经过努力,今年已经新开工14项重大工程,投资规模达869亿元。近期还将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下一步,水利部将进一步加强组织推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确保完成重大工程建设年度目标任务。
记者: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要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这个趋势不变,水利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将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魏山忠:水利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领域。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量大,具有较好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拉动有效投资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成果,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5月,全国已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90亿元,增长54%;新开工10644个水利项目,其中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有609个。预计今年可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具有重要作用。在带动就业方面,水利工程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需要的用工多,能够提供较多就业岗位。比如,正在建设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高峰时用工达到6200多人以上;今年新开工的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日最大用工达到3000人以上。今年1月至5月,水利工程建设吸纳就业人数约103万人,其中农民工77万人。
记者: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中型灌区已成为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阵地。今年,水利部在加强灌区建设与管理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魏山忠: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目前,全国耕地灌溉面积10.37亿亩,占耕地面积的54%,生产了75%以上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特别是7330处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2亿亩,更是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今年,水利部在加强灌区建设与管理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今年计划实施493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完善灌溉水源工程、渠系工程和计量监测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500余万亩。同时,做好灌区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衔接,打造一批现代化数字灌区。二是积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加快河南小浪底、四川亭子口、湖北蕲水等在建灌区建设进度,促进工程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新增储备灌溉耕地潜力大的地区,谋划新建一批大型灌区。今年重点推进6项新建大型灌区项目,目前江西大坳灌区、广西大藤峡灌区已开工,江西梅江灌区、海南牛路岭灌区已批复可研,广西龙云灌区、安徽怀洪新河灌区正在加快推进审查审批进程。三是加强灌区用水调度管理。以大中型灌区为单元,建立春灌台账,深挖水利工程供水潜力,优化灌区供水调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做到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有效保障今年春灌农业用水。截至5月底,全国大中型灌区春灌累计灌溉面积3亿亩,供水449亿立方米,全面完成了今年春灌任务,为今年粮食生产尤其是夏粮的丰收提供了水利支撑。
记者:“治国必先治水”,自古以来治水兴水对于国家治理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国家再次把水利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和往年相比,您认为治水兴水的新突破点和聚焦点是什么?
魏山忠: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国家多次对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工作做出部署。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将“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作为稳投资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是要加快建设进度,努力扩大水利投资,尽可能多完成实物工程量,充分发挥水利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当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取得了新成效。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方面。已开工吴淞江整治、雄安新区起步区西北围堤等防洪工程。近期,还将开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黄河下游防洪治理、长江芜湖河段整治、湖南大兴寨水库等防洪骨干工程。此外,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方面。安徽引江济淮工程有望今年9月底试通水,开工了闽西南水资源配置工程,近期还将开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这些都是国家和区域水网的骨干工程。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方面。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工了福建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华北等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2022年夏季行动,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记者: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下一步,水利部将如何夯实水支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魏山忠: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广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水利仍然存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不足、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任务重、水利基础设施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
下一步,水利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一是构建国家水网之“纲”。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为基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为重点,科学推进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排水工程规划建设,推进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达标建设、重点河段河势控制,针对重点河段适时开展提标建设,构建重要江河绿色生态廊道,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二是织密国家水网之“目”。加强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推进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引调排水渠道建设,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省市县水网体系,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三是打牢国家水网之“结”。加快推进列入流域及区域规划,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充分挖掘现有工程的调蓄能力,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功能,加强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发挥工程综合功能和效益。(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