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须进一步保畅稳链

2022-05-31 12:1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5月份以来,我国多地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开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只有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尽快实现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才能确保生产与供给,确保就业稳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复工复产面临新形势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疫情反复,给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主体面临困难有所增加,复工复产也面临着新的形势。随着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全力以“复”、进一步加快复工复产成为了各方关注的核心问题。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本报记者表示,加快复工复产有利于提振市场预期,促进生产和就业,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复苏。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梁婧对本报记者表示,加快复工复产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需要,将有利于企业恢复经营,从而保障就业稳定。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是稳收入、防风险的需要,将有利于稳定各类市场主体收入,缓解中小微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此外,加快复工复产还是稳预期的需要,有助于稳定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既能为消费、投资创造有利的环境,也能降低金融市场波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现在是制造业大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对我国来说,应避免疫情对我国制造业的长期影响。若供应链停摆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到我国自身的经济增长,也会影响到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因此,要持续深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让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运转起来。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从4月份的数据来看,各方面指标下行压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有助于实现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确保就业稳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此外,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也有利于稳市场主体。
  统筹结合保畅、稳链
  既要防住疫情,也要稳住经济。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各地各部门保畅、稳链、纾困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加快。
  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上海逐渐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截至5月13日,上海在确保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已推动三批“白名单”的30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6家重点企业复工率已超95%。
  5月20日,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复工复产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上海三个阶段复工时间表及疫情防控要求。根据《方案》显示,上海要分三个阶段推进复工复产:第一阶段,从文件印发起至5月21日,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第二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扩大复工复产;第三阶段,6月1日以后加快全面复工复产。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进一步部署了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其中也包括了稳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举措。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
  下一步,如何加大对复工复产的服务与保障?邓之东表示,第一,要设计一揽子政策工具“大礼包”,支持、促进企业焕发活力,进一步复工复产。第二,可给予企业减免房租、税费等直接经济帮助,切实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减轻经营负担。第三,各地可对辖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免息或低息的经营性信用借款,充实经营现金流。此外,各地还可对中小微企业提供经营上的指导帮助、业务上的发展帮助,对企业全方位经营发展赋能。
  白明表示,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产业链环环相扣,因此,各地各部门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安排。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地区,可采取大范围的复工复产,在部分地区仍有疫情的情况下可采取“闭环”复工的方式,通过“开放和闭环”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复工复产。
  梁婧表示,在关键物流运输节点上,政府要加强指导调度和组织协调,提高货物流转效率。同时,要根据需要加快建设和启用中转站,保障关键产业企业复工复产,特别要注重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情况的监测,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产业链稳定安全运行。(孙兆)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