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丨不止于“稳” 更进于“智”

2025-02-27 10:23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不止于“稳” 更进于“智”

——国网浙江温州供电探索电力服务新模式

  春晖初绽,瓯江潮涌。在浙江,乐清电气产业集群作为全国唯一以县域为主导的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46.16亿元,同比增长7.6%。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电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腾飞的关键力量。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不断探索电力服务新模式,通过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的电力保障体系,赋能民营企业发展“加速跑”。

  智”造升级 激活产业新动能 

  2月20日,浙江正泰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光伏组件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硅片,激光切割机飞速运转,全自动流水线将一块块光伏板送入封装工序。车间外,国网浙江电力(乐清)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手持红外测温仪,逐一检测配电柜接线端子温度,确保企业复工复产用电“零隐患”。

  光伏制造工艺精密复杂。从硅料提纯、晶圆切割到组件层压、性能测试,十二道核心工序全程由智能机器人无缝衔接,毫秒级的电力波动都可能影响良品率。“我们生产线的自动化率已超过98%,每道工序的电压波动不能超过0.5秒,供电稳定性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正泰新能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正泰高效光伏组件生产基地是乐清市首个省级特别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年产8吉瓦高效n型光伏电池和8吉瓦高效光伏组件。目前,一期4吉瓦电池、4吉瓦组件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配有全自动化智能电池车间、全自动化智能组件车间、智能仓储、环保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

  为助力这座“超级工厂”高效投产,温州供电启动全流程服务。该公司在项目启动阶段就高效介入,通过线上“一件事”绿色通道,将电力接入审批时限从45天压缩至7天,助力企业“拿地即通电”。在供电设施建设方面,温州供电更是新建10千伏专用供电线路,总供电容量达66150千伏安,并配置10千伏备用电源。同时,部署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基地负荷数据,动态调节电压波动,保障光伏精密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行。

  电力保障不止于“稳”,更需“智”造升级。走进正泰光伏高效组件生产基地,屋顶整齐排列着成片的光伏板,与配套建设的储能电站和智能充电桩,形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微电网系统。原来,针对企业用能痛点,供电人员为厂区量身定制“光储充一体化”方案。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峰、智能充电桩协同运作,在午间光照充足时储存电能,夜间生产高峰时释放绿电,结合分时电价策略,这套量身定制的能源方案,让企业绿电自给率超过30%,综合用能成本降低15%。

  供电人员算的不仅是经济账,更是绿色转型的未来账。2024年,正泰新能已跻身全球光伏组件供应商第六,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硬”核保障 夯实复工稳根基 

  春节一过,民电电气有限公司迅速进入奔跑姿态。走进企业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全线打通的生产线正有条不紊赶制新订单。为助力企业发展,国网浙江电力(乐清)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进民电电气有限公司,开展“电力护航复工复产”专项服务。

  民电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并网设备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春节期间生产线短暂停工,节后复工对电力供应要求较高。针对企业用电负荷特点,服务队队员为其量身定制了优化用电方案,引导企业员工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帮助企业错避峰用电、节约用电,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不仅帮我们排查隐患,还提供了节能建议,让我们对今年的生产更有信心了。”该企业负责人点赞道。

  不只如此,温州供电还构建智慧“供电管家+专业团队支撑”服务体系,在各个工业园区派驻“电管家”,以驻点的形式,第一时间主动收集客户用电需求,建立一户一档,及时了解客户后续用电意向,扎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电力保障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充分利用电力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企业用电负荷变化,提前预判用电需求趋势。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重点企业的供电线路和配电设施进行特殊巡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温州供电已陆续完成49家企业用户用电业务恢复工作,及时保障企业年后生产用电的需求。

  拼经济,首在营商环境;兴企业,重在服务升级。从“稳供电”到“智用电”,从“保生产”到“促转型”,温州供电以实打实的服务举措,将“电等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企业降成本、解难题、增动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邱依如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