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四川正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6月中上旬,《经济参考报》记者跟随“‘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采访团深入宜宾、南充、雅安等地,感受新时期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美丽的宜宾三江新区。资料照片
近年来,四川省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契机,矢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创新驱动 科创中心建设亮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下,四川正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走进被誉为中国白酒之都的四川省宜宾市,除了空气里扑面而来的浓浓酒香,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科教园区和高耸的脚手架。短短几年间,这座以一“黑”(煤炭)一“白”(白酒)为主的传统资源型城市,以惊人的速度,从无到有,裂变出智能终端、锂电新材料、轨道交通、汽车等新兴产业。
“这一切巨变,得益于宜宾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超常规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双城建设’。”宜宾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2016年宜宾仅有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只有45.8人,远低于四川省162.35人的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5月,宜宾大学城、科创城拔地而起,拥有12所高校、12所产业研究院和2个院士工作站,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到7万人,跃居川南第一、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宜宾市委、市政府2016年作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宜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的重大决策部署。5年过去了,如今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四川大学宜宾研究生分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生分院、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等高校,共同组成了声名日盛的宜宾“大学城”。而与大学城相邻的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自2019年3月建成开园以来,已落地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同济汽车研究院等12所产业研究院和多个院士工作站。
在“双城”赋能下,宜宾的GDP增速迅猛:2016年和2017年,宜宾的GDP增速在省内还只排在第五位,到了2018年就跃居四川第二,2019年和2020年更是飙升至首位,经济总量也由全省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
“以前,我以为西部发展产业只是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但到了宜宾,才发现西部城市也可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感慨地说,他已将自己唯一一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宾三江新区,推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全技术链和产业链发展。
不仅宜宾,南充的临江新区同样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芯”。
在四川省提出实施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中,明确支持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这无疑为南充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承载新使命,把握新机遇,南充全力构建“3+5”现代工业体系、“4+5”现代服务业体系、“5+5”现代农业体系,坚定不移让产业“扛大旗”“挑大梁”:阆中机场开建、高坪机场三期批复;三环电子、中科九微、吉利汽车、华讯方舟、川东北金融中心等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南充。
走进南充三环电子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现场一派忙碌。目前,三环集团已在南充投资十期项目。特别是南充临江新区获批后,三环集团追加投资100亿元,打造南充三环电子信息产业园。
而作为一家专注于高频谱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讯方舟集团正着力进行从太赫兹源到毫米波芯片、太赫兹芯片、卫星载荷等全系列产品的自主研发与应用。
四川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李军霆介绍说,相较于传统的金属安检仪,公司研制的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效率更高、范围更广,只要走进该装置的玻璃门,停留短短1秒,显示器随即呈现出人体图像,金属、陶瓷、粉末、液体等违禁品也以不同颜色的圆圈清晰标注,一览无余,大大提高安检的效率和准确度。目前,这款产品已在深圳宝安机场投入使用。
科技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在加快驱动企业的转型升级。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充“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的产值已突破3300亿元,其中,在现代农业产值突破千亿的基础上,汽车汽配产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则已突破400亿元,在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的基础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的产值也有望突破百亿元。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资料照片
绿色发展 环保理念随处可见
不只是新兴产业,科技也在为四川的传统产业赋能增绿。
宜宾位于岷江、金沙江、长江的三江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水源、土壤、气温、气候尤其适宜酿酒有益微生物的繁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评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宜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诞生于此的五粮液,自带三江的美,散发着浓郁的酒香。
在五粮液生态环保湿地公园,记者了解到,其建设内容包括宋公河(五粮液段)清淤及基底修复、宋公河上游河段(岸坡)生态恢复、环保生态湿地建设、宋公河下游暗河出口生态湿地异位净化、宋公河下游岷江河口段生态强化拦截五个部分,其中环保生态湿地面积为230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10000立方米),河道生态湿地面积为67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6000立方米)。
“此前已处理达标的水,会在这里再次经过多重净化,以清水的面貌回归自然,其水质甚至超越了岷江、沱江的排放标准。”五粮液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五粮液生态环保湿地公园采用的人工生态滤床系统,利用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生态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达到污水净化目的。湿地系统具有其十分强大的生态功能,无任何消耗,无二次污染。同时,工程中湿地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较一般湿地系统节约了大量占地面积。
事实上,在四川,这种绿色发展理念随处可见。
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是四川省确定的“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核心载体,于2018年8月动工建设,2019年6月28日开园投运,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40亿元,建成数据机房等基础设施超13万平方米,机架规模达1.2万个,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规模体量迈入全国数字园区第一方阵。
“雅安水电资源丰富,我们一直在探寻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所以以绿色产业为切入点,在这里建设了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据园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园区被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获得“碳中和”“白金级绿色认证”双证书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目前,产业园现已签约引进大数据项目130个,总投资超450亿元,阿里、腾讯、抖音、金山、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已落户园区。
说起雅安,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雅雨、雅鱼、雅女“三雅”。在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所在的天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9%,被称为天府之肺。“当初我们选择在这里建养殖和鲟鱼子酱生产基地,正是看中这里生态环境优异,水好、空气好、气温适中。”
优异的环境孕育出优质的产品,润兆渔业副总经理傅文杨对雅安的生态环境大加赞赏。
据介绍,2020年,润兆渔业生产的鱼子酱产量达24.1吨,产量位居四川第一,其中95%的鱼子酱产品出口国外,全球市场占有率近8%,覆盖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直供米其林三星、迪拜帆船酒店等全球50多家顶级餐厅,年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
宜宾港。资料照片
多元协调 文旅医养产业竞发
由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人文景观,四川的文旅医养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6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川南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川东北经济区“十四五”振兴发展规划》、《攀西经济区“十四五”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十四五”发展规划》5大规划。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四川此举意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缩小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提能升级,夯实县域经济底部基础。
以南充为例,南充在成渝两地“左右逢源”,已在多个重点领域开展实质合作。据南充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正从加强区域协作、发挥引领效应、带动区域发展、推动整体跨越等方面破题,积极融入“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实现区域同城、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建强“南充—达州”组团,共建物流枢纽、共创农业特色品牌、合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阆苍南”一体化,下好“发展规划对接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合作协作、生态环保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先手棋。
而在产业协调发展方面,四川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工业“5+1”、农业“10+3”、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13.8∶52.8∶33.4调整为2020年的11.4∶36.2∶52.4,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先进材料五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工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过80%。
此外,四川的文旅医养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记者获悉,目前南充从构建生态共建机制、打造内河特色生态景观、培育生态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嘉陵江生态廊道。而在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的李庄镇,也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
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南充市西充县提出了以“生态养老、文化养老、旅游养老、健康养老”的新发展思路,以城乡居民健康养老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有机康养、医疗养生、生态旅居等养老产业。
目前,西充县正以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一批具有中医营养保健、慢性病预防特色的药田项目。
“我们公司自2014年整体搬迁至西充县多扶工业集中区后,长期制约发展的产能瓶颈得以彻底解决。企业新购设备500多台套,设计产能10亿元,建起了颗粒剂、糖浆剂、合剂(含口服液)、片剂、酊剂、酒剂6个剂型9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0亿元,成为太极集团在四川的重要生产基地。”太极南充制药公司董事长李林向记者透露。
开放共享 着力构建新格局
四川省提出,未来要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应大力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主动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的交流合作。这样一来,着力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便成为关键所在。
在南充现代物流园内,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停在仓库门口,一件件货物被迅速卸下。该物流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物流园区目前已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合作,于2020年7月开通了中欧班列,外贸业务未来将迎来极大发展机遇。
而在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各类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奋战在建设工地……举目所见,一派热火朝天。据介绍,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将于2021年开园,2025年整体建成运营。园区依托川藏铁路、雅叶高速、天雅高速、国道318线等交通区位优势,规划了“一个平台”、“两个核心”、“三大基地”、“四个市场”、“五个自主”和“六个中心”,打造公铁联运综合型物流基地。
“截至目前,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已完成一期工程1.5公里主干道通车,18000平方米仓储用房、45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智慧物流中心、招商中心的主体施工及粮食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并将陆续投入使用。同时,园区正在推进130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7500平方米汽贸城等二期工程建设。”四川川藏物流园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栋说,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项目力争建成集仓储物流、产业孵化、休闲购物、餐饮娱乐、酒店住宿、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产业园。
有意思的是,在坚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川企也树立起了“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润兆渔业副总经理傅文杨说:“过去,公司生产的鱼子酱产品主要以外贸为主。如今,受疫情影响公司的营销策略在加大对‘外’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内销市场”。
除民企外,国际合作项目也不胜枚举。
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的中法农业科技园区,是南充市与法国香槟一阿登大区共同商定合作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被列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园区总规划面积5.5万亩,主要发展有机食品加工产业,并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完善、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基地。
在一座占地约2.5万平方米的巨大白色建筑前,中法农业科技园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俊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中法农业科技园建设的西南地区第一个半封闭式全智能温室,“整个智能温室被打造成一台气候控制计算机,番茄苗可以长到接近房顶,工人们需要坐升降车到半空中去摘!”
据悉,中法农业科技园未来还将重点打造精细化农业、智慧农业、科技农业、高能低耗农业的展示中心,以及最前沿农业技术的孵化基地,助推四川乃至西部现代科技型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