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点评|“冒热气”的通讯稿怎么诞生的?

2024-12-03 16:00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 

  人民日报通讯 《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2023822日,稿件刊发后,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各平台以《鸡毛信出现在抗洪救灾中》为题同步推送。当日在客户端阅读量突破百万、60余家媒体转载,鸡毛信成为全网热词。多家媒体以该报道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制作漫画、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持续掀起传播热潮。 

  该作品何以与众不同?通讯类稿件又该如何将基层故事写得充满情感、接地气、冒热气? 

  今天,传媒茶话会推出中国新闻奖系列点评的第五篇,特邀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北京晚报总编辑张冬萍,对该作品进行点评。


  续写新时代鸡毛信的故事 

  抗战时期,河北省涞水县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核心区,曾经流传着送鸡毛信的故事。今年8月初,涞水县两名基层干部用生命续写传递鸡毛信的故事,再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干部在风雨中当群众主心骨的责任与担当。 

  202378月间,华北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将通信光缆、信号设施等冲垮,涞水县九龙镇8个村庄5000多名村民处于失联状态。当地基层干部迅速启动救援行动,为铺设生命通道赢得宝贵时间。 

  在这场灾难的救援采访中,人民日报记者得知基层干部杨春城和景剑峰写信传递灾情信息的线索后,立即重走300公里满是落石的送信路,找到在洪水中保留下来的3封求助信件。 

  记者在现场采访干部和群众,生动还原了两位基层干部主动请缨,在暴雨和泥石流中徒步12小时、40公里,确认群众安危并手写平安信传递灾情信息的感人现场。8 22 日,《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在人民日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栏目刊发,故事广为传播,深深打动读者。 

  一、只有在现场,才会有感动 

  每一次暴雨洪灾,救援人员和新闻记者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人员肩负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责任,而新闻记者则是以最快速度把灾情现场、救援支持的信息传递给心系灾情的全国人民。在这个时候,记者也是英雄,新闻也更有力量。 

  在碎片化、浅层化阅读的今天,人民日报这篇原创的优质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打动受众,是因为记者深入灾情现场,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细节的描述,把新闻事件发生的瞬间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记者之所以能够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报道,无疑是因为人在现场,诠释了新闻记者的使命与职责。 

  老王,你这个房子不能再住进去了,也不要着急回去取家具,只要人平安,今后生活就有希望!报道开篇用简洁直白的对话把读者带入受灾现场,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文风贯穿报道始终,贴近生活,真实感人。 

  5000多名村民处于失联状态,牵动着九龙镇所有党员干部的心。九龙镇纪委副书记杨春城和九龙镇派出所所长景剑峰主动请缨,冒雨前往失联村庄。历经三个小时到达第一个村庄罗古台村,看到村民安然无恙后,杨春城和景剑峰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必须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镇上! 

  手机没有信号,两人一商量,决定用最简单也是最实际的办法——手写信件,然后找村干部送回镇党委。景剑峰在村里小卖部找来纸和笔,把雨披垫在纸下,一笔一画写下:李书记、许镇长:见信如面,我和杨书记已到达罗古台村,罗古台村无人员伤亡,平安。 

  紧接着记者详细描述两位基层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徒步穿越泥石堆传递消息的惊险情景,传递出基层干部人民利益至上的无畏精神和责任感。 

  信写好了,谁来送?杨春城迟疑之际,村委会副主任张生海走上前一把抢过信件:老杨,你们赶紧去下一个村,这封信我来送!保证完成任务!”“好!这封信关乎镇党委的下一步救援计划,你把它当鸡毛信,务必平安送到李书记手上!杨春城再三嘱咐。 

  简单的纸条上记录着平安的字样,传递出基层干部心系百姓安危的巨大责任;夺信举动又一次让读者看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展现出来的勇敢与担当。 

  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杨春城和景剑峰前往下一个失联村庄。确认村庄受灾情况后,他们又写下第二封、第三封信。谁也不知道这些信能不能安全带到,杨春城说,所以每一封信中,都会把前面已经经过的村庄情况重新复述一遍。一封封信,越来越长,这样不动声色的客观描述,言简意长,令人动容。 

  范长江深入中国西北地区采访,真切感知人民困苦,才创作出力透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穆青数进兰考,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采访,才塑造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面对灾情的严峻考验,人民日报的记者也正是因为行走在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心中充满了感动,笔下才会有这篇感人至深的报道,让读者看到基层干部与群众患难中的真情。 

  二、 讲好故事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 

  好的新闻作品虽叙事方式不同,呈现技巧各异,但都离不开好故事这一灵魂。凡是情真意切、让人感同身受的佳作,无不蕴含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都是用新闻来讲述生动的故事;换言之,用讲故事的方式采写新闻。 

  怎样才能写出读者喜欢看的新闻,归根结底就是把好故事讲好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策划推敲出来的,记者从新闻采访一开始就对故事心中有数,通过起伏跌宕起承转合的情节描述,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在《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这篇报道中,记者开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读者带回81日暴雨来袭时的紧急状况,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接着记者用顺序的方式叙述暴雨发生时的情况,详细描述杨春城和景剑峰在灾情发生后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的艰险过程,让读者清晰理解事件的时间线和发展过程,增强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山洪冲毁了山路,两人涉水攀爬向上行进。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滑坡,他们虽然害怕,但必须上去。道路被泥石流阻断了,杨春城和景剑峰就徒手翻过泥石堆绕路前行。 

  到达第一站罗古台村时,已是早上8点。这两三个小时里,他们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村民。所以,见到罗古台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生海和他身边的几个村民时,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终于见到了平安无恙的乡亲们! 

  不敢有一点耽误,张生海沿着杨春城二人来时的路,翻越重重障碍,在中午12点前,把第一封鸡毛信交到了镇党委书记李龑手里。 

  一段段生动的故事语言,给新闻带来悬念,不但清楚表述发生了什么事,还强烈地吸引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往下看个究竟。 

  在经历了紧张的救援过程后,报道通过情感的平复和总结,结束整个故事:夜里,在其他村庄了解灾情的李龑回到办公室看到这封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想不到别的,心里只剩喜悦。李龑说。此时此刻,真挚的情感已随着记者的描述抵达读者内心深处。 

  三、 善于捕捉细节,充满真情实感 

  新闻细节的采写是记者在现场捕捉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虽然小到一个新闻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但足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效果,精彩的新闻故事和细节描述让通篇文章充满节奏感。 

  细节描写是这篇报道的重要特色。记者通过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令新闻事件更加真实、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增强了读者情感共鸣。 

  报道多次用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让故事更加紧凑和连贯。杨春城连忙找到九龙镇党委书记李龑: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熟悉地形路况。我申请立刻向北出发,实地摸排所有失联村的人员伤亡情况!’”不仅展现出杨春城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也推动后续救援行动情节展开。 

  湍急的河流发出巨大的声响,二人根本听不清对面村民的声音。细腻的环境描写将湍急的河流和沟通的困难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描述杨春城和景剑峰的救援行动时,报道多次引用他们的对话,真实还原现场情景。杨书记,您年龄不小了,我和您一起去,咱们路上相互照应。直接引语的巧妙运用极大增强了现场感,言语里展现出干部之间的互相支持和信任,让读者如同置身现场,感受真实生动的氛围。 

  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个个立体化的场面,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寓情于具体场景、细节的表达方法,全面客观,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奉献和精神力量,深刻体会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关怀之情。 

  报道还巧妙运用故事背景和细节,展现人物心理状态。“‘一个不小心,没踩稳,泥水就没过了膝盖。杨春城回忆着,撩起裤脚,腿部黝黑,显出一道道泛白的疤痕,那是泥石划过留下的伤疤。这样细节不仅提供了新闻的背景信息,更增强了读者对现场环境和人物经历的感知。 

  村民吴大姐说,你们是怎么上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都想下山走出去,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生动的语言描述不仅真实再现了村民的惊讶和感动之情,又暗用对比,突出了救援行动的艰难和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 

  晚风吹过九龙镇,家家飘出饭菜香。党员干部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办公地点,梳理灾后恢复重建进展……”这样生活化的描写,展示了灾后生活的逐步安稳下来,使读者感受到希望和温暖,使得灾后恢复工作显得更加具体真实。 

  四、好记者的荣光,来自脚下的泥土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感人力量首先来自于事例典型,记者真正深入基层,在一线发现采写鲜活故事,报道才能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好记者的新闻是出来的。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交心;双脚沾满泥土,笔端才有芬芳。感人力量同样来自于厚重的情感,来自生动的语言。 

  这篇充满情感、接地气、冒热气的报道,充分展现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责任与担当。基层永远是新闻的富矿,好记者的荣光永远在脚下。


  采编过程 

  202378月间,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在河北省涞水县九龙镇,一夜之间,大雨冲毁了公路、冲断了通信,山上8个村庄、5000多名村民与外界失去联系。 

  两名基层干部主动请缨,在暴雨和泥石流中徒步12小时、40公里确认群众安危,并手写数封信件向镇党委政府传递灾情信息。人民日报要闻4版刊发典型报道《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将基层党员干部的动人故事带到公众视野。 

  在抗洪救灾一线采访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了解到基层干部写信传递灾情信息的线索 ,文字记者及时跟进,共同奔赴300公里前往灾区,重走满是落石的送信路,找到洪水中保留下来的3封信件,深入采访基层干部和群众。次日,稿件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栏目刊发,再现这趟人民至上的逆行,彰显了党员干部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担当。(来源:中国记协网) 

  查看作品 

扫描二维码,查看《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