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点评|这个新闻纪录片凭啥出众?

2024-11-26 16:15 来源:传媒茶话会

   

  117日,第34届中国新闻奖结果公布。作为中国新闻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评奖,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和主管部门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和期许。 

  这些获奖作品为何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有何独到之处? 

  即日起,传媒茶话会陆续推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系列文章,供大家交流借鉴。 

  今天,传媒茶话会特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为大家赏析第3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纪录片类一等奖作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向繁荣之路》。


  周庆安,1978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培养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媒体与外交政策分析、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等研究,是国内多家媒体的国际时评专栏作者。  

  作品点评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注定成为永恒。这些永恒的时刻,作为共同的纽带,作为共享的场景,存在于人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之中,不断提醒着人们来路何在、去路何从。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使团,过河西走廊,入中亚大陆,完成连通西域的凿空之旅;千余年后,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从海路实现东西方往来。一陆一海两条贸易通道的形成,既是古老中国跨越高山荒漠、搏击惊涛骇浪,面向世界的探索性对话,亦是漫长岁月中属于全人类的永恒时刻,对世界进程有着持续而深远的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走到了十字路口:全球化逆流初显、发展鸿沟逐渐加剧,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样与日兴起。暗流涌动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凸显。 

  在此复杂局面之中,面对人类共同的时代之问,中国开始思索、追求一个确定的答案、一个持续繁荣的未来。如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所述,世界需要一种全球视野,去实现全球的繁荣、和平与安全 

  在全球风险性语境之下,零和博弈式的对抗并非可持续发展策略,人类早已顺应全球发展脉络形成唇亡齿寒的深度羁绊。对此,中国立足客观实际、跨越时空局限,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兼具历史纵深与地域多元广度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困境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了一个有影响力大国的担当与勇毅。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至2023年已十年。 

  十年间,中国始终围绕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各国携手探索一条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发展之路。在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关键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首次系统梳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倡议的内涵外延和发展脉络;并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制度软联通、民心相交心相通等不同角度,聚焦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通向繁荣之路》的六集节目分别从三个核心维度阐述了这幅世界图景的深刻意涵,即:网络建设,情感联结,理念认知。 

  从基础网络层面的共建共享、情感联结层面的共鸣共振,直至最终理念认知的共通共识,《通向繁荣之路》围绕切实可感的真人真事,层层递进升维,带领观众身临其境,走过漫漫征途、走向繁荣似锦。 

  节目完整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所强调的宗旨: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更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通向繁荣之路》正是这样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建设的传媒工笔画 

  在基础网络维度,《通向繁荣之路》聚焦过去十年间务实的项目和举措,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肯尼亚蒙内铁路、中老铁路等克服天险而成的基建成果,以及贸易规则差异下跨越重重谈判难关得以落地实施的经贸合作,生动阐述何为跨越山海”“轻关易道。从古至今,地理的区隔始终是对交流、合作与发展的直接阻碍。 

  即便是在当下,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连接断点,大量地区面对着道路不足、铁路空白、电力匮乏等问题,也因此难以跨越发展鸿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丝绸之路首先得要有路,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伴随着中国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攻坚克难,世界也在日渐通达的连接中,携手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基础网络之上,《通向繁荣之路》进一步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何以书写永恒的情感,以实现大道同行,心手相连。当人们真正在同一片土地上相遇相知、相扶相帮,基于朴素情感共鸣的心手相连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象。从历史到当下,观众从萨赫勒、塞内加尔行至布隆迪、阿尔及利亚,无数真实具体的面孔在镜头前留下温热可感的喜怒哀乐。 

  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宏观层面服务于各国进步发展的全球性倡议,更关乎每一个微小个体的命运。在《通向繁荣之路》的影像叙事中,一带一路倡议不再是模糊的空中楼阁,而具象化于名为日常的点滴之中。 

  最后,《通向繁荣之路》选择展望更大可能,探讨在当下以及更远的将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人们共知共识的理念如何能够推动向新而行”“和合共生成为现实。 

  在纪录片中,智利大学天文系副教授瑞内·恩德斯表示,我最喜欢中国同事的是,当他们有一个目标时,他们是如此坚定果断,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实现目标。而这,正是道破了一带一路得以不断走深走实的关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始终未曾停下前进的步伐,与世界共同走向更为广阔的未知领域。 

  回看历史,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初始阶段,中国声音、叙事与理念在国际话语场域中经历了诸多误读与敌对,这也为倡议的推进带来阻力与挑战。靠着坚定的对话与不辍的耕耘,中国逐渐让全球公众感知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可靠性、有效性。 

  每一条铁路、每一条隧道的兴建,都牵引着无数个体命运向上的变化,这些真诚与善意也汇聚成隐形的桥梁,让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认同。 

  纪录片由此也呈现出共建一带一路背后的一种共通性,即片中所反复提及的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着迥异于彼此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却又共享着相同的期待、渴望与未来想象,这些共通性将人们凝聚在了共同的目标、使命与倡议之下。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嵌刻在中华民族古老基因中立己达人的精神因子,决定了中国必然会走上一条和平自主、兼济天下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开放的发展之路上,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单一个字背后,隐藏着中国古老智慧对他者的包容兼蓄与平等以待,更折射出现代中国对未来全球和平发展格局的瑰丽想象。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逐步推动中国方案成为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更在持续为中国世界叙事篇章提供新的视角与可能。


  采编过程 

  为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重要进程和重大成果,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平台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摄制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 

  该片以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主线,通过《大道同行》《跨越山海》《轻关易道》《心手相连》《向新而行》《和合共生》六集节目,讲述近70个共建国家的典型案例,生动描摹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愿景变为现实的宏大进程。 

  该节目走访数十位国内外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或亲自见证倡议发展的政要、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描述,首次系统梳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倡议的内涵外延和发展脉络。 

  节目开创性地将数据作为节目重要的线索和细节,首次通过大数据挖掘、可视化设计与政论、纪实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共建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共建国家的并肩努力,讲述从我们、从中国世界的故事。 

  作品观看 

  扫描二维码央视网收看《通向繁荣之路》系列作品: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