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9月6日16时20分前后,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
受“摩羯”影响,文昌市损失惨重。
作为一名到一线采访报道的记者,四天三夜的采访报道期间,索迪通过镜头真实记录了台风来临前的人员紧急转移安置、登陆时的狂风暴雨肆虐、过境后的灾后重建等珍贵影像。
“我是北方人,没见过台风,我不怕!”
得知“摩羯”将在海南琼海到广东电白一带沿海登陆的消息后,我和同事蔡文娟主动申请到前线报道。
“我想去,我是北方人,没见过台风,我不怕!”这是9月4日开早会讨论报道工作安排时,我给主编林韦玮的“理由”。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才到海南工作一年多的我,没直面过台风,也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个“历史级”的超强台风。
但我深知,拍摄短视频是最立体、直观的传播手段,这是我的特长,所以我要去。
一场逐台风路径而动、追台风中心而跑、寻台风登陆点而行的“追风”报道就这样开始了。
9月5日早会后,我和蔡文娟驱车前往文昌市翁田镇。据气象部门预测,“摩羯”大概率会在这里登陆。
路上,天色阴沉,到处可见在修剪树枝,这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台风临近了!
到了翁田镇,得知镇里正紧急组织人员开展转移安置工作,我立即和总网视频部联系,寻求直播支持,并简述了直播内容。
“必须确定、保证每一户应转移的村民都安全转移到安置点,这是铁命令。”翁田镇党委副书记陈卓说。
一个多小时的直播里,我们的镜头跟随他到多户村民家中,看基层工作人员是如何“苦口婆心”劝说村民转移去集中安置点的场景。
在安置点,我们见到了转移安置在此的村民,以及准备得“满满当当”的物资。
大福村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直播(蔡文娟 摄)
安置点准备的物资(蔡文娟 摄)
直播结束后,听闻文昌市铺前镇下起了阵雨。看着手机里的“摩羯”台风路径图,我们预感台风极有可能在铺前镇登陆。
我和蔡文娟在请示后方后,决定分两路报道。蔡文娟驱车前往铺前镇,而我继续坚守翁田镇。
实话说,我对翁田并不熟悉,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何保证安全但又不错过新闻?怎样在台风中报道更深入的现场……作为新手“追风”记者,这是我一直思考的。
当天23时,我联系到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希望能跟着他们记录防风工作,对方同意了我的请求。
刚躲进村民家,下一秒货车就被台风掀翻了
9月6日一大早,伴着阵雨,我来到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翁田前置点,跟随消防指战员前往各防御点位,记录下他们检查防风工作的影像。
11时,天空突然刮起阵阵狂风,很快,就下起了暴雨,雨不是自上而下落下来的,而是随着风势横着飞过,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横着下的雨。
12时,风雨越来越大,已有树枝被吹断、广告牌被吹翻。此时,我第一反应是把现场情况记录下来并传递出去,于是找消防指战员借了一顶安全帽,冲出去报道。
消防指战员陈明仁看到后,立马跟了出来并大喊:“赶紧回屋,外面很危险!”
“所以更要拍下来,让大家远离危险。”我回复。
“要随时戴着安全帽,尽量保证安全,能做到吗?”陈明仁问,我如捣蒜一样点头。
很快,这则《大树被折断、铁皮空中刮落 超强台风“摩羯”靠近海南文昌》的短视频发出后,成为很多人转发的一条台风安全提示信息。
13时,因风雨不断加大,本想暂避风雨的消防救援支队临时接到一起警情:翁田镇卫生院一辆救护车在运送病人返程的途中,被倒伏的树木阻断前行道路,3名医护人员被困在路上,急需救援。
“我们现在出发去救援一辆救护车,路上风很大,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你跟着去,你还要去吗?”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翁田前置点负责人蔡亲攀询问我的意见。
如此珍贵的新闻素材,在蔡亲攀询问我之前,我心里已作出决定:跟!
前往救援的道路上,眼前尽是满地倒伏的树木。只见消防指战员从车里取出机动链锯,在狂风大雨里,对拦路树木进行分解、搬移。
“没有路,我们就开出路。”翁田前置点指挥员毛智明对我说,我也用手中的设备记录下这段难得的逆风前行时刻。
消防救援支队狂风中清理路障(索迪 摄)
报道消防救援支队救援现场(王超 摄)
彼时,10级风圈已进入文昌市,锯断倒伏的树木需要3名消防指战员同时配合。
1名消防队员用机动链锯对树木进行分解、搬移,身后的队员负责拽住锯树的人,同时观察指挥员毛智明的手势,毛智明要对周围环境的危险系数作预判并及时打出撤离的手势。
14时30分,风力突增,狂风将消防救援车吹得左右摇晃,我无法站稳拍摄,每挪动一下都充满了困难。
几分钟后,风力继续增强,风雨吹得我睁不开眼睛,我已分辨不出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清障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蔡亲攀当即要求全体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就近避风。
狂风暴雨让我内心无比恐惧,我的腿脚有些无力,甚至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在消防指战员的“拖拽”下来到避风点的。
我们跑到一间民房门口,我一只手死死攥住民房的门把手,一只手和其他人一起用力拍打大门,希望里边的人能够听见我们的声音前来开门。
大约过了3分钟,我左手边的另一间民房大门打开,听到那一声“吱呀”的木门开门声,我几乎哭了出来。我们一行人就这样幸运地躲进了老乡家里。
“王医生听我说,你们要尽快下车,先到附近的民房里避风,不要慌,风稍微小点我们就赶过去!”进到屋里蔡亲攀就给被困的医护人员打电话,安慰、引导车上人员紧急避险,等待救援。
我上到民房二楼,透过窗户看到被狂风骤雨肆虐的外面,不远处的一个铁皮棚被掀翻吹上高空,一排大树的树枝全部被吹断,一辆厢式货车瞬间被吹倒。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台风的威力,也庆幸能从它的“魔爪”中逃过一劫。
被台风吹倒的货车(索迪 摄)
老乡用燃气灶架起大锅给我们煮水喝,屋内蜡烛的微光和厨房里发出的“咕嘟”“咕嘟”水开声,都让人感到心安。
其间,我询问消防救援队队员是否有给家人报平安时,队员穆洪智像是想起了什么,掏出手机给贵州遵义老家的爱人发了一条信息:“今天好像是我和爱人结婚一周年纪念日。”
穆洪智苦笑着说,“信号不好,不知道她啥时候能收到。”
穆洪智发给爱人的消息(索迪 摄)
避风中穆洪智翻看与爱人的合照(索迪 摄)
16时32分,风力稍微小了些,蔡亲攀评估后,决定立即出发继续开展救援。此时,我们从蔡亲攀和指挥部联络的对讲机听到,台风已于16时20分左右在翁田镇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7级以上(62米/秒)。
就这样,我“幸运”地追到了“摩羯”。
当见到救护车的时候,大家悬着的心都放下了。此时,我试图与总网取得联系,直播现场救援情况,但持续的狂风暴雨导致信号全无,无奈只能取消。
跟随消防救援支队进行报道(王超 摄)
克服重重困难,传递出台风登陆后的现场画面
经过“摩羯”的肆虐,第二天(9月7日),翁田镇的电力、通信都中断了,这里成了“孤岛”。
在与外界“断联”的镇里,通路、通电、通信是抢险救灾工作的重点。
一出门,我看到街道上到处是倒伏的树木、被吹翻的广告牌、破损的彩钢屋,地上满是被吹碎的玻璃。
走到离镇上不远的众户村时,我看到这里的很多槟榔树、椰子树被台风连根拔起,村民的瓦房损坏严重。
被台风摧毁的民房(索迪 摄)
被台风摧毁的民房(王超 摄)
村子里倒塌的树木(王超 摄)
“这些槟榔树种了几年了,好不容易今年结果,这下全完了。”一位老阿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从拦腰折断的椰子树上砍了一个椰子,递给我喝。
从村子出来后,通过多方询问,我终于找到一处有光纤网络的地方,和总网及后方取得联系。此时,我才知道铺前镇那边的蔡文娟,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一直没联系上,让人担心。
通过消防救援队帮忙多方打探,我才得知受台风影响,文昌市多个乡镇均断电断网。我意识到,必须将这条信息传送回去,告诉外界我们在现场的情况。
这条《受台风“摩羯”影响 文昌市翁田镇等地目前仍处于断电断网的状态》视频一经发出,很多网友在下边留言,说这是台风过后看到的第一条关于文昌的消息……
随后,我又去到翁田镇上的一家通讯营业点了解网络情况,营业点刚靠发电机恢复供电,恢复了网络信号,里边坐满了想要给外边报平安的群众。
20时,我再次跟随消防救援队从翁田镇去到冯坡镇救援,搜寻因台风跑出的动物。任务结束时,已是第二天凌晨1时多,我累得很快就睡着了。
醒来时,得知13公里的回途路程,车辆足足开了3个小时。一路上下车清障的毛智明此时脸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淡定地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回途中消防救援支队清理路障(杨高峰 摄)
“摩羯”过后的第二天(9月8日),翁田镇恢复部分网络,我终于联系上同事蔡文娟,并与其会合。我们决定将报道的重心放在文昌市的养殖产业灾后重建上。
我们找到翁田镇上的一家水产养殖场,养殖场老板说自己攒了一些钱,今年刚和别人合投了这处养殖场,台风前准备的两台发电机进水损坏,已导致2000余条东星斑和5池东风螺缺氧死亡,他焦急地向我们打探是否知道哪里有发电机,养殖场现在急需恢复供电。
因缺氧死亡的东星斑(王超 摄)
采访结束,急于传输素材的我们决定先回一趟海口。返程的路上,我看到东郊椰林的椰子树有的连根拔起、有的被拦腰折断,木兰湾的风电车也被吹垮了许多。
一夜之间,很多美好变得疮痍满目,但一路上及时出现的人民子弟兵及志愿者,又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美好。
椰子树、风车倒下了,一座城市凝聚起的战斗力此刻却像椰子树一样傲然挺立……
我整理这几天拍摄的素材,翻到一张照片,那是在跟随救援队采访过程中一天清晨,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杨高峰放在我房间门口的物资和留言:只有吃好,才能更好的战斗!
而这也是我此次“追风”经历安抚不安情绪最好的一张照片......
消防救援支队留给我们的物资(索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