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阿!闰土哥,——你来了?……”鲁迅在《故乡》中,描写自己与闰土久别重逢一段的对话时,短短7个汉字,用了6种标点符号,生动表现了“我”那种百感交集、欲言又止的神情。
善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字更传神,文章更添彩!
“文章中的这几处,就可以用逗号断开,来强调、增强气势、可读性。标点符号又不收费,你们为啥不多用?写文章尽量短句子、短段落,明快简洁,读起来也不费劲儿。”
半个月前,传媒茶话会的一篇文章发出来后,创始人刘灿国仔细阅读后,发出了上述感慨,并提出了多用逗号、改文风的要求。
逗号都有哪些妙用?
逗号的七大妙用
多逗号,用短句,可以使阅读更容易,使读者更容易明白重点,更容易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我国很多文学经典都是用形式简单的短句写成的。柳宗元的小品文,孙犁、汪曾祺的散文,都显示了汉语形式简练、表意丰富的特点。
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原副主任、高级记者费伟伟认为,好的新闻报道,其表达的内容应该是清晰的。句子一短,内容便容易看得明白。要让句子简短、表达清晰,多用逗号无疑是个重要方法。
《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通过案例总结了妙用逗号的好处:
1.使语气舒缓,语意突出
例如:
(1)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我,总要做一点别人不能代替的事情吧?(余秋雨《流放者的土地》)
(3)生,老,病,死是人生很重大而又不能避免的事。(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四》)
2.有助于表现特殊的语气与感情
例如:
(1)我呀,我呀,我是娘的亲生!(朱湘《还乡》)
(2)孟野一把将她抱到床上,想用爱抚使她平静下来。“别哭,别哭。”这使他陡然想起在乐队里他也是用这种口气对大提琴手说:“piano,piano!”那时大提琴手就会心领神会地使演奏弱下来,全体乐队就会沉浸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别哭,别哭,别哭,别哭。”(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3.使语言结构清楚,语意分明
例如:
(1)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邓小平《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2)火车外面,陆游、徐渭的家乡过去了,鲁迅、周作人的家乡过去了,郁达夫、茅盾的家乡过去了,丰子恺、徐志摩的家乡过去了……(余秋雨《乡关何处》)
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叶伟民认为,妙用逗号,可起到切分长句、增强逻辑、突出重点、调整节奏的作用。他结合具体的案例,做出如下分析:
4.切分长句,让句子变短
例:那个戴着眼镜穿着蓝色衬衫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这句话很长,读起来也很考验肺活量。如果用逗号,可以改成短句,更简洁、不杂糅。
那个戴着眼镜,穿着蓝色衬衫,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演讲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5.与关联词连用,起到增强逻辑的作用
首先、因此、然而等关联词(或短语)可加逗号来增强上下文逻辑。
例:然而,真相并非这么简单。
6.突出重点、强调
在重点信息处停顿,使用逗号,引起读者注意。
例: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这里落后的教育观念。
7.充当行文节拍器,让文章有节奏感
汪曾祺在散文《冬天》的开头,这样写道: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叶伟民评价,汪老行文平淡质朴,简洁洗练,韵味无穷,里面的标点更像行文节拍器,感受眼睛和舌头在逗号上弹钢琴的愉悦,营造节奏感,让文字更耐嚼。
逗号虽好,但也不能滥用
虽说使用逗号能让文章增色不少,但是误用、滥用也会适得其反。
1.逗号过多会造成语言拖沓、表述不畅
费伟伟以通讯《“金牌调解”潘云辉》(《人民日报》2014年6月30日)为例,讲述了过多使用逗号带来的问题。
该文原稿有这样一段:
南昌县三江镇的张志兵非常认同这块“金字招牌”。1月6日,他驾驶的客车在向塘镇发生事故,万某被撞当场死亡。随后,几十名家属将张志兵团团围住,不仅要求巨额赔偿,还堵路上访。
经交警做出事故鉴定,责任对半,双方不服,都拼命找人,壮大声势。
在调处中心,一方家属情急之下,冲着潘云辉左手就咬了一口,伤口鲜血直流。小潘简单包扎,坚持在现场劝导。9天后,双方签订了赔偿协议。
该文多短句,行文较流畅,先后用了14个逗号。修改后的见报稿是这样的:
三江镇的张志兵最明白小潘怎么做“减压”。1月6日,他驾客车发生事故,万某被撞死亡。几十名家属天天围住他要巨额赔偿,还堵路上访。
事故鉴定责任对半,双方都不服,越闹越大,甚至一方家属情急之下冲潘云辉左手咬了一口,但小潘简单包扎后,坚持现场劝导。9天后,双方签订赔偿协议。
费伟伟认为,该文改后只用了9个逗号。逗号少了,但字数也少了,内容更流畅了。因此,用逗号不在多几个少几个,关键还得看是不是读来更流畅、内容更清晰。
叶伟民也认为,逗号过多会破坏句子结构,让段落成为记流水账。他举了个例子:
我今天,去了商场,买了衣服,鞋子,包包,还有化妆品,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家咖啡店,就进去,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杯咖啡,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一段文章逗号越多越难看,因为句子结构都被切碎了,记叙成为流水账。
2.逗号只是辅助,关键是要内容简洁起来
“加逗号是为了让句子短下来,弹簧一定要压紧了才有弹性,因此用逗号的同时,要让内容简下来,节制,减少修饰性用词,短而简的语言才既清晰,又有力量。”费伟伟讲道。
3.不拘泥于逗号,多用句号同样能增强文章气势、可读性
著名通讯作品《鲁布革冲击》这样开头:
云贵边界。深山峡谷。黄泥河上。372米落差。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地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邓小平同志著文尚短。他的这段话:“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我同布什谈了,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总之,中国人的事中国人自己办。中国不能乱,这个道理要反复讲,放开讲。不讲,反而好像输了理。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每句都很短,最短只有两个字,长的一句有12 个字,但长短结合,变化自如。有气势,有力度,不因句短而减弱,反因短句而增强。”费伟伟认为,多用逗号能让句子简短,但短不是统一为几个字,也不是每句都必须短。根据文章内容,或短或长,时短时长,富于变化,才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才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节奏美。(作者:李磊 陈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