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经典宝藏之门,这档节目把传统文化讲活了、讲透了!

2024-07-16 21:28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 

  经典就是经典,还得是老祖宗严选 

  多元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喜欢这样有质量的视频。 

  中国的灿烂文明就该全世界传播,太喜欢这个节目了。 

  712日晚,《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第三期在四川卫视播出,仅凭三期内容就已经收获了网友一众好评。 

  2023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并提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要求。总书记“6.2”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四川卫视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推出了大型分享对话节目《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 

  这档文化+思想理论类节目为何备受青睐?又是如何做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


  一、多维演绎:解锁重大主题创作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媒茶话会了解到,《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在策划初期就紧紧围绕总书记“6.2”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策划主题内容。除了巴蜀文化专家、行业嘉宾,节目还特别邀请四位国内知名学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王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进行了八期的思想分享与文化解读。 

  例如,第三期节目以天工人巧 辉光日新为主题,围绕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变革的思想和勇于创造的活力;


从左至右主持人靳涛,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成

  第四期家国天下 万古江河则是分享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


从左至右主持人靳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王兆鹏

  第五期节目星汉灿烂 幸甚至哉阐明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使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不是盲目排斥,而是积极吸收、借鉴、融合……


从左至右主持人靳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王巍,四川大学考古学者黎海超

  据四川卫视透露,《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其实是大型理论文化系列节目《腹有诗书》的分项之一,此外四川卫视还推出了《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腹有诗书·诵读中国》两个融媒体传播分项,三者不仅是独立而精彩的篇章,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整体。 

  其中,3月份就在新媒体端上线的《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同样聚焦《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的8集主题内容,从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与理解,是对《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中专家文化解读的补充,两者相互关联,形成涟漪式的互动宣传。 

  《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还为各行各业中热爱传统文化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分享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平台: 

  彩灯世家的非遗传承人万松涛受父辈影响,从小学习钻研彩灯技术,结合VRAR等技术用新的技法诠释着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 

  90后帅小伙徐硕创新演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竹笛的古韵新声;外卖诗人王计兵在送外卖之余,从真实的生活出发,用诗歌记录平凡生活,写出真正的劳动者之歌。 

  他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他们的热爱与创新解读不仅赋予了经典全新的魅力,更增添了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在节目中,中华经典、传统乐器、非遗文化因为与人的连接而有了故事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内涵以及对公众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而《腹有诗书》最后一个传播分项则是《腹有诗书·诵读中国》,它面向四川高校青年学子征集诵读中华经典的音视频,以呈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力量和创新动能,深情献礼新中国75周年华诞。四川卫视表示该节目预计9月将与公众在新媒体端见面。


  正如前面所说,《腹有诗书》三个融媒体传播分项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四川卫视对重大主题创作新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的成果。 

  单从《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的表达架构上看,节目创新运用演讲、对话、短片等多种表达形式丰富主题内容。而从整体看,《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腹有诗书·诵读中国》三者联合更是打破单一节目形式的限制,在内容创作上打破对话边界,实现知名专家学者、普通大众、青年学子全方位解读;在互动体验上打破传播边界,实现电视、短视频、社交媒体互联互通,既丰富了观看体验,也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探寻巴蜀“宝藏”,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四川盆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孕育于此的巴蜀文化特色浓郁、内涵丰富,是我国迄今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形态之一,闪烁着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之光。 

  《腹有诗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在节目中不断挖掘、阐释传播巴蜀文化,巧妙找到本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需求的契合点。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首期便将目光放在苏东坡遗迹,文化探访人陈菁菁带领观众实地探访四川眉山三苏祠、广东惠州东坡祠、四川省剧院。节目通过短片带领公众沉浸式体验并串联起苏东坡的诗意人生,四川眉山三苏祠的呈现,以及四川省剧院里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演绎苏东坡的画面,也都无一不彰显着巴蜀的文化底蕴。 


文化探访人陈菁菁探寻苏东坡遗迹

  可贵的是,节目并没有止步于挖掘巴蜀文化。在呈现精彩绝伦的巴蜀文化背后,处处蕴含的是中华民族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千多年历史的翠云廊古蜀道,不仅有2803棵千年古树,也是姜维守险历史典故,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的诞生地,更是刘备、张飞、关羽为匡扶汉室多次奔波之处。节目第二期就从历史悠久的古蜀道出发,以明代颁布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为例,由历代官民对千年高龄古树的保护延伸到世代沿袭的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成都洛带古镇的一名75岁老人彭德泉,退休后投入古籍修复事业,彭德泉的儿子彭克也放弃了常人眼中前途光明的工作,接替父亲开始了古籍修复。父子接力前行,让大量原本破损的古籍重新散发油墨清香,让蕴藏在古籍碑帖里的文脉赓续传承。节目也用真实故事和实际行动告诉观众,保护好、传承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此外,最新播出的第三期节目不仅聚焦成都中医药大学对道地药材的保护,还讲述了学校不断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解决种质资源低温保存难题,建成全球最大的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的故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管是对古籍还是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中华民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新媒体先行上线的《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中,热爱传统文化的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的身上无不透露出文化自信带来的独特的东方气质和无限底气。 

  蜀绣艺术大师孟德芝以现代审美秀中华文化,用非遗技艺衍文创潮品,展三千年蜀绣之美;三花剧团里的三姐妹发自内心喜欢川剧,在成都闹市中心坚持传承川剧文化…… 

  这些带有巴蜀文化技艺色彩的选材与普通人的分享相结合,不仅让经典充满地域特色,而且更使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呈现得更接地气,增加了与当地观众的亲近性与黏性。 

  三、 XR赋能,大小屏联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腹有诗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节目制作技术、传播方式下了不少功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在虚拟背景下进行思想分享

  首先在技术方面,节目大量运用了XR技术。无论是每期节目开头主持人靳涛从轻雾缭绕的群山长廊走向舞台中央,还是文化专家置身浩瀚星空,激情分享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节目都将虚拟背景巧妙运用,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了无限的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卫视告诉传媒茶话会,在每期的文化对话环节,节目还会通过XR技术针对每期的对话主题模拟设计不同的对话场景,例如第二期里主持人靳涛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王巍漫步古蜀道,来到模拟的翠云廊小石桌,一同与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弘涛共话文化遗产的保护;最新一期主持人与专家们则置身百草会客厅探讨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


(从左至右)主持人靳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王巍,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弘涛探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这些内容都是在四川广播电视台XR多模态直播演播室里完成录制的。该演播室是西南首家省级媒体全流程XR多模态直播演播室,配备有8K分辨率全场景原色屏幕。通过将XR虚拟背景和前景AR视觉特效相融合,可以创造出无限的空间画面和概念场景,让人在一个又一个身临其境的XR模拟空间内展开无数思想的碰撞。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腹有诗书》还通过大小屏融合传播,打破传统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壁垒。《腹有诗书·思想的时代》在四川卫视大屏端播出,而先行推出的《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100个系列短视频,以及面向四川高校青年学子征集的30篇新媒体作品诵读中国则在各新媒体端上线。截至今天,《腹有诗书·思想的力量》已在新媒体平台上线67篇。 

  这种先小屏后大屏,大小屏联动融合传播的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节目的触达率,还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两者之间形成大小屏涟漪式的互动传播效应。 

  结语 

  2022传统文化节目数据报告》显示,国风国潮已成荧屏生力军,9.5亿人次通过观看视听节目拥抱传统文化。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如何以受众更爱听、爱看的方式,创新推出一批有创新性、感染力的传统文化节目,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公众提供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广电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合传播项目,《腹有诗书》在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重大主题节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推动优质内容生产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为重大主题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蒋婷婷)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