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贵州省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六盘水市水城区马某某伊案的情况通报。决定对马某某伊不予起诉,且相关纠纷正处在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理之中。
通报中,有一句话发人深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稳固可靠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的保障。而保证司法公正,离不开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
今年2月26日,《中国经营报》率先报道了马某某伊因追讨工程款陷入“寻衅滋事”被批捕一事,引发舆论关注。2月28日,贵州省成立以省检察院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对事件进行彻底调查。
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正是《中国经营报》的报道,推动了贵州省联合调查组的成立,最终以公正、公开的调查结果还原事实真相,平息了舆情。
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党和政府针对民营经济的系列举措,被社会各界认为是在为民营经济“撑腰”。
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媒体一直在努力。
今年1月27日,中国三农发布推出了深度调查节目《内蒙古阿旗:被“一条路”断送的民营企业》,报道了一家民营企业因当地政府违规修路,导致企业停产八年的事件。节目播出后,当地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报道中提及的历史遗留问题,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核查,最终赔付该民营企业负责人相应损失费以及矿产转让费。
2017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发布《湖南江永一镇政府:欠债30万 一赖20年》文章,报道潇湘建筑公司的项目工程款已被当地镇政府拖欠20年。事件报道后,当地镇政府于次日,将所拖欠工程款一次性支付给该公司法定代表人。
因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而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也一直在为好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政府、企业、媒体三方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
今年5月21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发展改革委联合举行了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共建机制启动仪式,来自驻沪央媒、市级媒体和16个区级媒体的50名一线记者组成首批上海市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力求让“媒体观察员”当好营商政策“宣讲员”,全方位宣传解读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举措,减少企业感受的“温差”;当好企业诉求“采集员”,收集反映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当好营商环境优化“助力员”。
我们认为上海这种三方联动的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同时,我们也建议,媒体要深刻把握政府与企业、监督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分析,让政策更好惠企利企;另一方面,积极履行舆论监督职责,为民营经济健康规范发展营造更公平公正、更法治透明、更便利宽松的舆论环境,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经济形势和政策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上海市启动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共建机制中国记者网 (nppa.gov.cn)
(作者:裘真 蒋婷婷 陈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