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媒体人分享|早晨从下午开始

2023-12-08 19:11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在这里,一年等于121或者122个夜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如果您问这里的人,今天几号,星期几,他可能得想一想,但若问他下个班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脱口而出的。”

  传媒茶话会夜班媒体人分享第六期,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早间节目部编辑肖源分享他的夜班故事。

  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没有上过夜班的职业生涯,是不完整的。在中国之声,几乎每一位员工的第一个班,都是从《新闻和报纸摘要》或《新闻纵横》的夜班开始的。有人上了一年,有人上了十年,有人上了一辈子。

  早间节目部的时间,是这样两个数字组成的:十八小时、三天。

  先说这个“十八”。下午三点的编前会,是一个夜班人的“早晨”,十多条选题,需要在这个时候,定下个大概——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一直到节目正式播出之前,都可能有时效性更强的选题加进来。一直到次日上午九点,各个供稿和播出部门的人手都全速运转,为全天最重要的两档栏目提供各种最新鲜物料。当然,“十八”,只是规定的工作时间,实际上,非正式的工作时间要开始得更早,比如看到好的选题,提前与供稿部门对接联系,以便能在次日上午的节目中,为听众提供更有深度的报道。

  “三”,是每个超长夜班的间隔。早间节目部的一年,就是这样被零敲碎打成固定的日子:一年等于121或者122个夜班。这里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有的,就是三天一个轮回。如果您问这里的人,今天几号,星期几,他可能得想一想,但若问他下个班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脱口而出的。

  说起自己的工作节奏,身边有朋友觉得,这工作挺好呀,别人一周休息两天,你们一周才工作两天。夜班嘛,不就是换个地方睡觉,有电话了起来接一下而已。

  每逢此时,哭笑不得。大约只有新闻夜班人才能懂得,在18个小时内,码齐两个小时三万字的文案,所有的文字校对、录音核听至少两遍之后意味着什么:下班后,尚在兴奋中的大脑不肯将歇,干躺睡不着;一觉醒来,往往需要几分钟反应一下,今夕何夕?身边的人说话,明明耳朵里听见了声响,但这些连贯的音节却很难在头脑里形成连贯的语义;头脑里知道该做什么动作,但手底下就是跟不上……

  夜班苦吗?当然苦。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还要坚持?是栏目的传统或者说惯性使然吗?在早间节目部每天的交班里,其实能找到一些答案。

  2023730日交班:“杜苏芮”已撤销编号,6号“卡努”已经生成,明早节目还可继续关注华北东北暴雨和预计在浙江登陆的“卡努”;

  202381日交班:特别报道部(中国之声负责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报道的采访部门)在京的几乎全员出动,京津冀暴雨在节目里从7点出到了7点半,8点也连线了15分钟,介绍各点位抢险、转移情况。这个班,可以说所有纵横人(部门内部对《新闻纵横》栏目的简称)都纵横了一整夜;

  202383日交班:全员一宿没合眼。咱们的记者昨天抵达涿州和门头沟腹地,艰难行进,记者620分通过卫星电话录制报道,略显遥远的话语更凸显救援的艰难……

  2022123日交班:美国从乌克兰撤离大使馆人员家属,并加紧运送物资弹药。要盯住……

  导播间连线电话的这头,是一宿没睡的编辑;电话那头,是通宵采访,或泡在水里或顶着炮火的记者。对于我们这些夜班编辑来说,能把前方同事的劳动成果安全、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听众,便是最大的精神动力。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其实,不是我们得到消息比别人早,只是我们睡得比别人晚。

  早间节目部或许是中国之声年轻人最多的部门。20114月,我接到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offer之后,就按捺不住那份新鲜与好奇,提前来试岗,岗位正是《新闻纵横》的夜班编辑。二十来岁的年纪,正是能熬能睡的时候。一度,在夜班的时候不敢睡觉,因为睡眠质量太好,曾经有同事实在叫不醒我,就连着行军床带人,一起抬到其他地方,而我依然睡得瓷实。醒来还在纳闷,自己怎么把床支到了这儿?很长一段时间,这都是同事们的笑料。

  在这里,从“75后”到“00后”,常年并肩的夜晚,把经历不同、个性不同的人们,凝结成一个三观高度一致、同事之间互相体恤的团队。

  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女编辑不叫苦,男编辑不许喊累;老编辑不叫苦,年轻编辑不许喊累。但实际情况往往相反,常年的团队协作让早间节目部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工作氛围:女编辑不叫苦,男编辑不喊累;老编辑不怕烦,新编辑不怕难。“我手快,我来吧”,“你刚陪孩子去医院,怪累的,我接的稿子还没到,还是我来吧”……类似这样的对话,为夜班生活添了很多温暖。

  我猜想,传媒茶话会“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的发起人,莫非也有夜班的经历?否则,怎么会如此理解夜班媒体人,用情守护媒体人“夜的黑”,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同行与社会的认可与鼓励。

  路遥先生说:“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每天早上六点半,《新闻和报纸摘要》的《歌唱祖国》,迎着初升的太阳如约响起,为上班途中辛苦的人们送来沾着朝露的家国大事;每天上午七点,《新闻纵横》栏目开始播放的国歌响彻神州,为上班途中辛苦的人们带去染着夜霜的时事热点。

  在工位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朝阳透过窗户斜打在背上,暖烘烘的。眼前,夜班的同事们在做着节目后的复盘和收尾工作,抬眼处,凌晨一点多提交录音报道的记者,已经坐在工位上开始了新一天的采访。一篇又一篇热乎的稿件,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一年又一年跃动的声波,摞起来,便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一个属于我们的印记。

  最后,非常感谢“夜班媒体人援助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由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上海岩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发布,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爱尔眼科等爱心机构大力支持,从资金补助到配备“心脏除颤器”(AED)等医疗器械,旨在守护媒体人“夜的黑”。(作者:肖源)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