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点评|7000余字的长篇报道如何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023-11-24 15:37 来源:传媒茶话会

  导读:11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结果公布。作为中国新闻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评奖,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和主管部门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和期许。 

  这些获奖作品为何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有何独到之处? 

  即日起,传媒茶话会陆续推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系列文章,供大家交流借鉴。 

  今天,传媒茶话会特邀人民日报正高二级编辑费伟伟为大家赏析第33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作品——农民日报社《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 


  费伟伟,人民日报正高二级编辑。曾任《市场报》副总编辑、《中国能源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福建分社社长,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

  六次获中国新闻奖。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著有《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好稿怎样写到位》等新闻业务文集7种,主编《典型人物采访与写作》《人民日报写作课》等6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业务项目首席专家。

  作品点评

抓准问题 突出有用

——浅评《“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

  民以食为天,田乃食之本。因此,有关粮田的话题,有关种粮的话题,总是容易引发人们的关注。但好选题不等于好报道,尤其当你面对的是整整一个版的长篇报道时。然而,《“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抓住了我的眼睛,让我这个不大了解农村的人,一气读完了这篇长达7000多字的通讯。深感报道问题抓得准,对问题的即时性、相关性、冲突性把握得当,有深度,也有力度。 

  好报道总是迎着问题上,而且问题要有针对性,能打在点上。这篇报道记者针对社会上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舆论关切,深入农村基层一线,足迹遍及马鞍山不同地形地貌的10多个村庄,追踪寻访了20多位改革亲历者和推动者,从基层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中率先总结提炼出了小田变大田改革的动因、难点、经验和效果。

  小田为什么可以变大田?报道用生动的故事讲透了这一改革的来龙去脉:新型经营主体有规模生产的需求,乡镇干部希望通过小田改造提升土地效益和工作效率,村集体有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民收入的现实需要。“三方诉求相通,就成了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革动力。”

  记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在敏锐抓住“小田变大田”这一农村土地改革新动向的同时,把握实际,深化思考,持续深入追问,对应的正是问题的突破与深度。未来谁来种地?耕地细碎的地方怎么种地才有效益?水产养殖等发达的地方怎么落实“多种粮、种好粮”指示精神?这一系列问题导向“小田变大田”之后的系统性创新,现实针对性极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好报道总是紧扣住时代脉搏。这篇报道发表于2022913日《农民日报》,几个月后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小田并大田的改革举措,首次从地方实践上升到中央政策。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

  即时性体现的是新闻的时效性,体现的是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高度。而这篇报道最成功的,还在于把握准“相关性原则”,抓住了马鞍山“小田变大田”“农田四变”经验对实际工作的普遍指导性。

  优秀的经济报道应该什么样?特别是正面展开的工作经验性报道怎么写?它应该既站在全局高处,又能抵达经济深处,回答实际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对受众作经济决策产生影响。因此,衡量报道是否成功必须看报道效果,好报道必须以满足受众需求为宗旨,把有用性——与受众相关联作为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报道者更新观念,注重从受众角度来选择题材,切入报道。

  《马鞍山改革记》正是如此。这一次报道主题确定后,记者从开展“小田变大田”这项改革的地区中,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作报道对象。这既是为了小切口“解剖麻雀”,实现大历史、大主题的贴近式生动化表达,也因为马鞍山的经验更有普适性,诚如记者在文中所说:“马鞍山的地形条件比不上东北平原,财政支持力度与江浙沪比也并不拔尖,看似是个并不典型的改革故事。但正因‘非典型’,这场改革走过的路、闯过的关、解过的题,对于其他地区也更具借鉴意义。”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经验性调查报道能否成功,取决于它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挥多大影响,取决于经验满足社会和受众需要的程度。

  这篇报道刊出后产生了极大社会影响,农民日报官网、官微、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引发中国经济网等多个平台关注并全文转载,全网传播信息量维持高位,乃至影响到后来的中央一号文件。

  这样一篇长达7000字的报道在网上的传播信息量能持续在高位,这在很多人已习惯碎片化阅读的当下,十分耐人寻味。这个长篇工作通讯为何能引人入胜?

  报道以白描手法细腻还原改革现场,少工作性用语,多百姓话、农家话,放得开,收得拢,大背景与小视角、思想性与可读性、高度概括与具体细节相得益彰。其中,十分突出的一点,就是善于抓故事的冲突性。戏剧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没冲突就没戏剧,没冲突就不成故事,成功的新闻报道往往都很重视这一点。

  这篇报道从马鞍山“小田变大田”的探索实践入笔,再推进到“农田四变”——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蟹田变稻田的系统创新,用一系列极具矛盾冲突的故事,还原了“四变”改革中的冲突和曲折、困难和前行。

  比如,写阻力最大的“蟹田变稻田”,记者不讳其难,反而先将势造足,“因为通常来说,养蟹的收益在每年每亩3000元至8000元之间,最高可达1万元,远高于种稻收益

  问题越尖锐,解题的过程也就越抓人。接下来,记者按下“通常”不表先道“异常”——管理不善的蟹田。从一片蟹塘复垦的稻田,引出马鞍山在推进“蟹田变稻田”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方式“算准成本收益账,有序推动低效养殖退出”。说得正精彩,话头一转,又道出蟹田之变中第二种更受欢迎的方式:改稻虾连作、稻鱼共生。

  一波三折,故事线、人物线、改革线并行,纷而不乱,环环相扣。故事紧扣矛盾冲突,迎着问题写,展现问题的复杂性,写透改革怎样影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和由此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之变,最终如何通过算好耕地账和农民的收益账,让农民、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共享共赢中完成“田”的“四变”,既见理,又见情。报道收放有度,前后连贯,循序渐进,在节奏鲜明和富有张力的叙述中,让人领略、感悟内容的重要性和启示性,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快感。

  作品手记

还原改革现场 触摸时代脉搏

李竟涵 孟德才

  新闻是时代的作品。《“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这篇新闻通讯,正是立足于新时代基层改革实践而诞生的。我们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也一直想通过报道来还原改革现场的来龙去脉,从中触摸新时代“三农”改革发展的时代脉搏。

  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对此农民日报持续有跟踪调研报道。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迁,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为破解这一问题,全国不少地方都作出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小田变大田”正是其中之一。对这样一个改革话题怎样通过报道来展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从“小田变大田”到“农田四变”的改革,正是在此时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一改革经验不仅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也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而且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丘陵地带,改革的现实条件和面临挑战比较有普适性。所以,报社主要领导直接策划布置选题,我们接到采访任务后,马上用最短时间出发赴皖。

  安徽素来富有改革的基因,甫到马鞍山,我们就被这里干部群众身上所迸发出的改革热忱所打动,被农民即将丰收的喜悦之情所感染。但改革话题的报道又需要记者理性剖析,尤其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问题牵涉各方、关联多个领域,改革的线索之繁超出我们的预料。采访中,为尽可能鲜活地呈现改革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深刻地揭示改革要旨,我们白天高强度采访,晚上梳理沉淀,确定第二天的采访重点,边采访、边构思、边优化采访方向。在基层的实践中,我们不仅捕捉到很多“活鱼”,还在现场的激发下,想出了一些有特色的报道方式,比如对同一个改革事件用三个叙述者的视角来对照讲述等等。回来后写稿子,改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许多人、许多事的鲜活呈现,基层的故事自然就从笔尖往外冒。

  其实,关注“基层声音、基层现象、基层创造”是农民日报一直的传统,此次报道本身正是发扬了这一传统。在具体采访过程中,我们也尽量以此为原则来做取舍。“小田变大田”选题时效性很强,所以整体行程也安排得比较满,有一次我们去采访农民,结果他不在家,去田里找他得花很多时间,可能耽误下一个村的采访时间。权衡之后,我们决定还是要到地里去,要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在和多位农民的对话采访过程中,我们对农村改革为了谁、依靠谁、怎么改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也写出了“党报姓党,农报属农”视角的深度报道内容。

  基层是新闻富矿,也是记者的成长沃土。有了层出不穷的基层实践,才有《“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这篇报道。唯有扎根基层,记录下这个“三农”大改革大发展的时代,才能不负乡土、不负历史、不负自己。

  作品原文

“小田变大田”引出“农田四变”

——安徽马鞍山改革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竟涵 孟德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