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期刊必须充分发挥在内容及内容生产上的优势,积极拥抱新技术,实现融合发展,打造能读、能听、能看、能互动的智慧杂志,发力“二次传播”。
关键词:期刊;融合发展;智慧杂志;二次传播
当前,微博、微信、短视频类App、新闻资讯类App等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给时效性相对滞后的期刊带来了巨大冲击。为摆脱困境,大多数期刊都在推动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数字化转型。观察这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应变浪潮,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和经验,对于期刊在新媒体时代重塑影响力具有现实意义。
新媒体对期刊冲击的实质
发行量、广告收入下滑,舆论引导力、议题设置力变弱……新媒体时代,期刊似乎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但若以“积极受众”理论、“信息内爆”理论来分析形势,会有不一样的答案。近年来,受众被赋予越来越高的主动性,“积极受众”理论认为,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一个读者,更是一个按需定制、寻找内容的用户,有些受众甚至有能力、机会参与内容生产[1]。面对积极的受众,期刊因为生产周期、纸质载体等特点而产生的局限性被进一步放大。期刊另一个不足是内容表现形式单一。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内爆”理论认为,电子媒介把印刷媒介的线性视觉感知模式转换为同步的、综合的中枢神经式的意识的“整体场”模式,引发了人类心理与社会的巨变[2]。比如,抖音、快手等平台,能通过AI (人工智能)技术等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视频内容循环播放和迅速切换,能让受众沉浸在视频内容带来的愉悦、新奇的感官刺激中。而期刊传递信息主要靠印刷形成线性信息序列,受众只能依靠视觉读取,依靠逻辑思维、图像思维等进行信息解码,并不能形成较强的感官刺激。因而在受众的媒体选择中,期刊往往处于劣势。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冲击主要是对期刊信息载体、传播方式的冲击,而非意味着其作为媒介的价值下滑[3]。即,新媒体只是对期刊实现影响力的方式、渠道产生影响,并没有撼动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内容质量的可靠性等塑造影响力的关键。
期刊应对媒体变局的核心优势
期刊在内容及内容生产方面的独特优势,是其应对新媒体冲击、在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一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期刊大多积累了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了专业的编辑加工制作和把关审查校对流程,能有效保障期刊的质量。尤其是一些机关刊物、品牌杂志,已形成符合其办刊宗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比如,《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创刊30多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严格的审校制度,传递中央声音、解读高层精神、汇聚各方信息、研讨业务工作、弘扬新风正气、鞭挞腐败现象,已成为党建和反腐败领域的权威期刊。二是期刊的内容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定期出版的特点,让期刊有时间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专业领域的选题进行深入分析,提供的信息不是零散的、碎片化的,而是系统的、深入的,发人深省。一些期刊还注重从刊物定位出发形成独特视角、提炼独到见解,用厚重的人文关怀、丰富的内容展现赢得高素质的忠实受众。比如,《知音》杂志始终践行“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已成为面向女性读者的杂志中发行量遥遥领先的期刊。三是期刊内容的原创性。新媒体时代,技术的滥用导致了洗稿、抄袭、剽窃等问题频发,进一步凸显着原创内容的珍贵。得益于历史积累和行业规范,期刊的内容大多为原创,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各学科的专业杂志,其内容多为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反映着该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巨大的价值优势和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比如百年老刊《经济学人》,面对新媒体冲击,保持着观点明确、立场鲜明的风格,强调提炼世界,即要求编辑积累素材,等待重大事件发展到某个阶段时进行提炼总结。每年《经济学人》的投资环境分析和人居环境分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期刊既有新媒体所欠缺的权威、深度、系统、全面,又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具备的综合博览、阅读质感和文化品位,在应对新媒体冲击、重塑影响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信息载体、打造智慧杂志
认清新媒体冲击的实质,期刊要突围就必须立足于内容及内容生产上的优势,善于运用新技术,提升受众参与度,使期刊由“仅能读”变为“能读、能听、能看、能互动”,实现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杂志。运用二维码,推动期刊传播的信息由静态变为动态。比如,《玩手机》杂志将二维码印刷在杂志内文中,读者扫描一下就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或特定链接,提升了阅读体验。运用AI技术,使期刊能给读者沉浸式体验。比如,某地产类期刊,积极应用AI技术,全景呈现杂志所刊登的楼盘信息、户型信息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利用网站论坛社群等把受众引入内容生产全过程。新媒体时代,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格局,要求期刊必须提升受众参与内容生产的程度。比如,《中国国家地理》在保持纸质杂志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网站为读者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提供平台,培养旅游爱好者社群,并根据互动情况设计杂志选题,成功提升了受众黏性。
拓展传播渠道、发力二次传播
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期刊还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拓展传播渠道,提升“二次传播”率。构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新媒体时代,媒介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内容的个性化分发。为适应分众传播的媒介环境,期刊多采取开发门户网站、开发电子期刊、打造App客户端、运营微博微信平台、开设抖音快手账号等方式,拓宽内容传播渠道。近年来,《读者》通过打造集门户网站和数据库于一体的数字出版平台,经营起新浪微博企业号、微信公众号,成功将读者引流至网络,再通过网络传播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顺利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深度开发内容资源,进行二次传播。得益于微博、微信、短视频类App、新闻资讯类App等新媒体的出现,二次传播不再是简单的口口相传,而是变得极其复杂,既有媒介之间的转发、转载、转播,又有个人领域的社交化传播,还有媒介与个人社交之间的跨界传播,往往会使传播力呈现几何级增长。比如,《中国纪检监察》在杂志印刷发行后,通过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平台合作推送重点选题、重要稿件,引发新的传播热点,使杂志内容的传播效应得到明显提升。不过也要看到,期刊谋划二次传播,不能只对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和转发,而应以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进行包装、整合。比如,一些学术期刊不仅通过订阅把论文原文推送给关注该领域的用户,还通过转载转发、知识重组、增强出版、二度创作等途径,将科技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转变成其他形式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课件等产品,进行分享传播,实现研究成果的多角度、全方位传播,有效提升了影响力。[4]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今天,期刊虽会受到影响,但不会消失。把握自身的独特优势,拥抱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持续转型进化,最终会成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新期刊”。(作者:窦克林,单位: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参考文献]
[1]葛自发.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J].当代传播,2014(01):71-73.[2]刘玲华.内爆[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6(03):98-101.[3]孔文静.传统品牌期刊平台价值的重塑[J].青年记者,2018(12):80-81.[4]舒安琴,姚雪,廖薇薇,苏畅,邓丽莉,陈玮嘉,刘煦.新旧媒体融合背景下基于“二次传播”的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实践[J].天津科技,2019,46(09):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