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为时代演奏起恢弘的“信息交响乐”

2021-11-03 11:25 来源:“传媒评论”微信公众号

信息与数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立足点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前身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又名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成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当时旗下有国内第一家舆情频道和《网络舆情》杂志。2009年,人民网成立了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2015年,人民网又筹建成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入围单位。目前,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是三个牌子一套人马,有一支稳定的舆情分析师队伍。

  舆情分析是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起点。十多年前,人民网给中央外宣部门报送了第一份舆情分析报告,成为国内舆情产业发端,人民网也率先创设了“舆情分析师”职业。在2009年山西地震和成都公交车纵火案的舆论引导中,人民网智库队伍摸清舆论传播趋势,第一时间通报情况,取得良好效果。在舆论工作理念创新上,人民网智库成果丰硕,比如应对突发事件的“黄金四小时”法则,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处理危机传播的常用准则。近年来,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所提倡的建立“网上统一战线”、培养体制内“意见领袖”、建立“微博国家队”等理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不仅聚焦舆情,也将目光投向数据挖掘,逐渐形成了“链条”加“平台”的工作机制。“链条”,指的是舆情监测链条。人民网形成了包括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处置、修复、培训在内的舆情服务链条,及时把握社情民意,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平台、智库报告、应急演练、咨询建议等服务。“平台”是指借助人民在线平台数据咨询功能,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包括内参资讯、舆情监测、舆情培训、声誉管理、品牌传播、新媒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融媒体技术在内的综合服务。

  从本质上讲,媒体智库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聚合。无论是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舆情分析,还是人民在线的数据服务,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所挖掘、研究的都是网民在互联网上的表达与行为。随着网络覆盖人群的不断扩大,这些信息本身不仅可以反映社会各群体对政策的态度,也可以折射出网民的行为倾向,为政府和企业的下一步部署做好规划。从近年推出的研究成果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对信息的应用不拘泥于舆情分析,开始向媒体融合发展等重要领域延伸。2016年发布的《财经新媒体移动传播力分析报告》和2019年推出的《2019融媒体中心建设观察报告》,就是有效的尝试。

做好“信息交响”: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工作模式探讨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不仅重视挖掘信息本身的价值,更重视信息交互所产生的增值,具体来说就是信息与信息交互、信息与媒体交互、信息与社会交互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增量。这些交互,共同交织起了一曲恢弘的“信息交响乐”。

  1.注重信息与信息的交互。媒体智库所关注的,既不是某一串舆情数据,也不是网民的只言片语,而是整个社会舆论的发展走向,也就是传统所讲的“势”。因此,信息与信息的关系以及其中的规律,自然成为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重点关注对象。对现实舆论的“势”,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借助更缜密的论证来说服受众,从而彰显智库价值。从产品看,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善于用热点词汇词云图、语义网络图、统计表等描述性统计来展现信息与信息的关系,在逻辑分析中阐释信息中所蕴含的规律,有时辅以案例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这种做法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自己理解问题,从而为之后的举措提供可资参考的借鉴,也带来了更多增量信息,增加了自己的“信息持有量”。

  2.注重信息与媒体的交互。与其他组织不同,媒体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和平台化特征,更容易从社会网络中获取信息。借助媒体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来提升智库水平,是媒体智库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信息与媒体的交互:一方面借助媒体搜集信息。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依靠人民网媒介技术优势,实现了信息的高质量高速度搜集;同时也依靠人民网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拓宽了信息搜集渠道。另一方面,智库也借助媒体展示信息加工后的成果——研究报告。在人民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研究成果。这种方式既可以让智库成果受到公众的检验从而为提升智库水平积累经验,也可以加强对产品的宣传从而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

  3.注重信息与社会的交互。媒体智库既要做到信息来源于社会,又要做到加工后的信息反馈于社会,在报道社会的同时服务社会。与新闻报道类似,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不脱离现实讲问题,而是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整合信息。比如,近两年来,人民网新媒体智库聚焦媒体融合发展,就体现了对社会大事要事的关注。同时,借助人民网与各级政府、各中介组织的沟通渠道,人民网新媒体智库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功能,将自己的智库产品转化为政策的决策参考资料,进而服务于社会。

勿做“信息掮客”:未来媒体智库的工作要点

  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关键在于以学理化形式提炼信息中的知识,从而彰显内容的科学性。对于广大的媒体智库而言,这一举措意义重大。目前,一些媒体智库虽注重信息搜集,但不注重内容提炼,很多研究报告内容略浅,参考价值不足。这种“信息掮客”的传统工作模式不利于媒体智库的长远发展,媒体智库要注重挖掘信息交互产生的增值内容,提炼总结信息中所蕴含的规律,将之转化为可以借鉴参考的战略报告。

  第一、加强内容建设。内容是智库产品的根本,也是媒体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智库产品的内容价值不只是信息的“量”,更体现在信息的“质”,即对信息中共性和规律的总结。这种总结不能蜻蜓点水,过于肤浅,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内容价值。其一是知识性。信息反映了哪些规律,揭示了哪些发展趋势,这就是知识,这些知识是读者渴望从研究报告中看到的。其二是学理性。内容佐证了哪些理论,又反驳了理论中的哪些教条内容,这也是部分读者的关注点。其三是战略性。战略是理论的升级,具有浓厚的实操色彩,对现实工作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提出的“黄金四小时”法则,就富有战略性、前瞻性。对于智库而言,提出前沿的、现实应用性强的内容是必要的。

  第二、推动平台化建设。平台是媒体智库赖以发展的现实基础。只有依托平台,媒体智库才能发挥信息搜集的优势。平台建设不只是传播平台的建设,也包括组织的“平台化建设”。所谓“平台化建设”,是指改变组织与社会的关系,让组织以更开放的姿态嵌入到社会网络中。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依托——人民网,本就是一个高度平台化的组织,借助它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和社会资源。从当下看,要实现平台化建设需要从四点着手:一是内容生产“微粒化”,打通组织分工“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个渠道,让接触各类资源较多的基层团队和个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扩大媒体与社会的“接触面积”。二是组织架构平台化,搭建稳定的核心组件进行内容生产,构建标准化“接口”嵌入社会网络,实现信息的有效连接。三是加快组织关系网络化,打通平台内部各成员间的联系网络,消除信息孤岛。四是推动平台生态化,让平台成为有机、系统的组织运行机制。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媒体发展的基础,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的成功和其有一支稳定的舆情分析师队伍有着莫大联系。目前,一些媒体智库空有挂牌但缺乏研究人员,结果虚有其表,根本无法发挥智囊功能,更遑论商业变现。人才队伍建设长路漫漫,从当前形势看,可尽快建立起“内脑”加“外脑”的人才队伍。所谓“内脑”,就是媒体自己的人才队伍;所谓“外脑”,就是借助媒体的关系网络邀请外部的专家、研究人员参与智库建设。这种模式可迅速建立起一支可靠的智库队伍。从中期看,着重发展“内脑”,建立起一支可以承担课题研究的研究队伍。从长期看,要推动智库人才精细化建设,培养自己的智库专家和专门人才。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7AXW003),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以教学质量文化为中心:强化地方大学校长教学领导力研究”(项目批准号CIA180273)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陈昌凤,黄家圣.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媒体智库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1(04):68-73. 

  [2] 蔡雯,蔡秋芃.媒体办智库:转型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对2008—2018年媒体智库及相关研究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9,41(11):127-141. 

  [3] 刘鹏飞.媒体建设特色新型智库的契机与路径[J].青年记者,2019(15):14-15. 

  [4] 刘鹏飞.新型媒体智库发展模式与研究体系建设——以人民网新媒体智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8(06):10-13.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