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29.41亿元!净利润2.45亿元!这家报业集团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

2021-03-15 14:11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0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营收达到29.41亿,净利润达2.45亿,均创历史新高。旗下各媒体百花齐放,形势喜人。 

  近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2020年逆势而上取得不平凡业绩的消息,在传媒界引起关注。他们这几年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转型成功,成为业界学界关注探究的焦点。

  今天,《传媒茶话会》邀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黄常开揭示南方报业改革的“密码”。

  传播力是媒体硬实力的象征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过去媒体赖以生存的路径被打破,诸多固有观念在消解,而新观念、新模式、新路径正在生成。

  值得媒体人深思的问题是:一家媒体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生存发展、赢得未来,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作为媒体的管理者,做好什么工作,才是牵住了媒体发展的“牛鼻子”?

  对此,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是:媒体作为社会信息流转的介质,传播力是最根本、最基础的能力。传播力建设好了,在此基础上的经营、拓展、服务等功能、业务,便可以水到渠成。而没有传播力,就没有一切。

  2021年1月,我根据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撰写的著作《传播力——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出版。在书中我把传播力定义为:新闻媒体通过内容生产、分发形成积极社会效果的能力,是媒体规模实力、覆盖能力以及传播效力的综合反映。

  而评价新闻媒体传播力的主要指标是:采编实力、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影响传播力的主要因素有:传播内容质量、媒介人员素养、传播渠道建设、技术支撑手段和媒体经济实力等;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在于:打造“高品质内容生产—精准分发与广泛覆盖—形成积极有效影响”的传播闭环。

  自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后,国内各主流媒体包括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纷纷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全方位的探索实践。在与媒体同行交流融合转型工作时,我们也不吝分享自己的经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质上是提升主流媒体面向互联网的传播力。

  这并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关乎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的一项必要性、基础性工作,是关乎媒体在全新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下,是否还能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的生死攸关的根本性问题。

  重视传播力是南方报业迅速崛起的密码之一

  中国报业改革“风起南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中国最早开启市场化办报新风、拥有多家国内一流报纸的传媒集团之一。

  南方报业依托南方日报社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办报经验和人才队伍,先后创办了《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子报,这些报纸发展壮大后,又派生出各自的系列子媒体,形成了以《南方日报》为旗舰、三大报系为支撑,在各个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强大媒体阵容。

  重视传播全链条建设,从内容生产开始就带着强烈的读者思维,正是这些媒体在群雄环伺的广东报业市场迅速崛起的密码之一。

  每一家媒体都聚焦各自的细分领域,每一次改版都不断提升内容的权威性、可读性、贴近性,每一类新闻作品无论是评论、独家报道、深度报道还是视觉表达、版式设计等,都引领着风气之先。同时在全国省报当中率先通过自建发行渠道来提高内容的供给效率,通过多元拓展来提高集团各媒体的影响覆盖面。

 

  南方报业当时的传播力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5次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称号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传播力和影响力之大。但现在战场变了,“玩法”也变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报纸的冲击和影响是颠覆性的。虽然南方报业品牌、内容、人才“三大优势”依然存在,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我们的技术短板越发凸显,加上缺乏新媒体拳头产品,这两大掣肘导致我们在以互联网思维生产并传播内容、送到用户手中的手段和能力方面,明显落后了。

  我在集团内部研讨中讲过,南方报业名声在外,但在互联网一浪高一浪的冲击中,要清醒认识到过去不足凭,虚名不足恃,经验不足训,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停滞不前。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生存发展,还是要回到媒体的自身变革上来,回到传播力建设这个根本上来,既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玩法”,又要一切从现实出发,做必须做、能做成之事,不能在变革中迷失自我。

  重建传播力带来全新价值

  回顾南方报业的探索之路,大致可概括为:以传播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抓手,立足自身实际,抓住窗口机遇期,集中优势资源,壮大旗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做强新媒体优越平台,进而引领整体发展变革,提升品牌和影响力。

  我们围绕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的思考和探索。比如,面向移动传播越来越占据主流的态势,要不要建设网端平台?是与外部合作,还是建设自主可控新平台?如何克服自建平台的技术、人才短板?如何把南方报业的“报业黄埔”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转化为平台连接力、服务力,既做强党报舆论宣传主业,又服务好用户、塑造新增长点?

  总结这些思考和探索形成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战略层面的“三个一体化”——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战术层面的“四化”——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

  通过实施“三个一体化”,“集中精力攻坚克难”,“算大账不算小账”,我们从宏观上打破内容、技术、经营等方面制约融合发展的各种有形、无形藩篱,实现快速集约发展。

  我们自主打造的新媒体优越平台南方+客户端,仅用了5年时间,总下载量突破7000万次,年发稿超117万篇,流量高企,日活数以百万计,爆款不断,为推进移动化、平台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就是很好的例证。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南方+在“党报自有APP传播力”排名中仅次于人民日报,位居全国第二、地方省市党报第一。在全国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热潮中,这是令人瞩目的南方“+速度”了。

  通过实施“四化”,我们打造聚合式权威平台,以“多、快、新、近、实”的丰富内容适应用户移动化阅读趋势、可视化阅读方式,积极进军网络舆论主战场,拓展智慧化生存和服务能力,延伸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果断自我革命,突破体制机制掣肘。2016年10月,南方报业启动“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如果说《南方日报》是集团的内容旗舰,南方+客户端是新媒体拳头产品,那么“南方名记者”就是南方报业融合转型的骨干人才。

  5批次120多名记者专注主业、制造爆款、全媒作业、做优原创、做强平台,引领采编人员更新理念观念,实现全媒体转型,在人才培育、内容生产、薪酬考核三方面的探路作用非常明显,成为提升党报集团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主力担当,也带动了一大批全媒型、专家型记者快速成长,更充分体现了南方报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

  正是以“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和全媒体考核、优化组织架构、重塑工作流程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为牵引,我们形成了生产优质内容、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优越平台的良性循环。

  纵观南方报业多年的发展历程,有两样东西最为成功、最为宝贵。一是人才,良好的土壤使一批批人才成长成才成名,这是南方报业事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关键。二是传播力,这是南方报业拥有强大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根本。

  重建用户连接带来营收历史新高

  当下不少传统媒体深陷困境的根源是“用户连接失效”,并面临“二次销售”模式坍塌的经营困境。南方报业通过打造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平台和创新内容、服务、技术和多元化拓展等方面,有效地与用户重新建立起有机连接,并在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重建起用户连接,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构也水到渠成。集团营业收入在经历了2012年至2016年的回落后开始止跌回升、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29.41亿,净利润达2.45亿,均创历史新高。

  在南方日报传统广告营收不降反增、连续多年维持高位运行、2020年广告收入3.27亿元的基础上,南方+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000万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超过2.6亿元。


(南方+近年营收数据增长统计图)
   尤其可喜的是,在南方日报所覆盖的区域内,
  
南方+营业收入占比超过南方日报广告收入的区域已经达14个,占所有区域的65%。

  产业升级的南方网也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从2018年到2020年,南方网连续3年迈入营收“亿元俱乐部”,2020年超过1.5亿元。

  南方杂志社2018年起月发行量突破120万份,迈入营收“亿元党刊”行列。

  定位为“农业服务商”的南方农村报2020年收入超过1.5亿元,比2009年的1460万元增长了10倍。

  南方周末的内容付费工程进展顺利,2020年营收超过1.44亿元,成为国内少数可以凭借自身优质内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构媒体之一。

  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南方都市报2020年营收近5亿,利润超亿元,利润连续3年大幅增长,接近历史最好时期,其中新媒体新服务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55%上升至67%。

  目前,南方报业的传统主业稳定增长,新媒体业务加速增长,多元化业务收入已初具规模。2019年8月28日,南方智媒大厦正式动工建设,相信南方报业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