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忠:坚守内容之“道” 创新融合之“术”

2023-04-27 11:34 来源:中国报业

  传统媒体广告收入逐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广告市场收入同比减少11.8%。在受到疫情冲击、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挑战的影响下,传统报纸、户外、影院视频广告收入明显下滑。就连此前增长势头强劲的互联网广告市场,2022年也下降了6.38%,市场规模近7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经济日报社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努力实现经营工作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2022年全年广告实收逆市飘红,同比增长24.6%,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

  突出经济特色 讲好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在内容过载的今天,读者的注意力变得稀缺,谁能和读者同频共振,谁才能赢得市场和广告主的青睐。近年来,我们突出经济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锚定做经济报道领域优质内容的供应商。在做优做强特色报道上花大心思、下苦功夫,推出了一大批经济特色鲜明、呈现形式多样、受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良好的精品佳作。

  一是坚持“评论立报”,聚焦舆论场上“第一解释权”。我们把评论工作的创新作为突破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舆论场上的“第一解释权”,使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群众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比如,当蚂蚁金服上市按下“暂停键”引发各方议论,我们第一时间在客户端刊发《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12小时内阅读量超过3000万,有效打消了市场疑虑。针对自媒体对有关部门通知中“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的夸大表述,我们立即组织发布快评《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24小时内总阅读量达3.86亿人次,收到了稳定社会心态、有效引导舆论的效果。这两篇稿子都只有700字左右,可谓字字千钧,发挥了中央媒体舆论定音鼓、政策方向标的应有作用。

  二是坚持“理论强报”,树立起“组织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研究高端平台”的鲜明标识。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经济日报的主责主业、使命担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汇聚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理论界、学术界树立起“组织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研究高端平台”的鲜明标识。在2021年“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征文活动、2022年“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征文活动中,中央经济工作部门和地方领导同志,全国党校、社科院、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和海外中国问题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科学内涵、逻辑架构、理论品格以及理论贡献、实践成就等,作出深入的学理化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我们优选一些文章在经济日报头版和理论版集中刊发,结集成册的《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1)》,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我们还先后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宣传部、天津市委宣传部等主办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同志济济一堂,进行深入研讨,对理论界深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调研兴报”,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中央决策部署推进怎样、效果如何、取得哪些经验和成就,来自基层一线的调研采访最有说服力。从2020年底我们组织开展了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度调研采访,到目前已发展形成地方调研、产业调研、企业调研“三驾马车”,分别以“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系列专栏刊发。2022年以来,我们又围绕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推出“热点话题深度研析”报道。编委会要求参与调研的采编人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地方,深入企业行业,用心真听、真看、真感受、真调研。这些系列调研报道和有关文章,以多种形式呈现在经济日报报网端微各平台,以图文声影全面展现各地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创新创业创造实现的重大突破,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镇版、刷屏之作接连不断,传播量过亿的爆款产品迭出,实现累计超过50亿次的全网传播量。专家学者和地方领导予以高度评价,有20多位省委书记、省长和部门负责同志作出批示,或接受专访,给予充分肯定。

  四是坚持“开门办报”,实现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一方面,我们坚持开门办报、开门办新媒体理念,2022年成功组织了旺旺杯“春节七天乐”新闻摄影征集活动、“中国银行杯”全国经济新闻摄影征集活动、“奋进新征程赣州向未来”微视频征集活动、“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微视频征集活动等。广大网友用摄影作品展现红火中国年、激情冬奥会等主题,用短视频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征集活动累计阅读量达2.6亿,为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我们以融合推广为切入点,着力提高融媒产品到达率和影响力。专门成立了融合推广办公室,负责推广经济日报优质内容,研究各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对接不同平台内容需求,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与方案。目前,已和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等平台在内容共建、精准传播方面,达成一揽子合作方案。同时,启动全员推广机制,提倡职工在朋友圈、社群等私域流量内转发优质内容,提升内容传播的精准度、到达率。

  创新整合资源 构建全媒体营销推广体系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受众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这种单向传播,到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被彻底打破。过去单一的报纸广告经营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必须深入思考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在哪里,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长在哪里。

  我们以资源整合优化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线上线下融合推广为发力点,努力打通经营工作堵点,着力提升策划创意、整合营销、新媒体开发运营等核心能力,着力建设适应全媒体传播态势、传播规律、传播需求的营销推广体系。

  一是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努力实现定制化营销、精准化推广。广告界有一句名言:“我在广告上的投入有一半被浪费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效用,成了广告主难解的谜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精准营销和效果广告正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不再只是简单投放平面品牌广告,而是希望真正找到有需求的潜在用户,并向其推送紧密相关的广告信息,进而直接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鉴于此,我们一方面在前期策划方案阶段,就和客户积极沟通,为客户量身定制符合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营销传播方案。另一方面,积极丰富新媒体广告产品形式,推动第三方平台账号变现,探索电商引流、直播带货、线上发布会等新模式,逐步解决有好内容却带不来流量增长、有用户但无法实现精准投放、有投放但没有效果评测等痛点。

  二是以“质量强国”主题展示活动为抓手,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媒体营销体系。2022年5月10日中国品牌日之际,我们推出了“质量强国”大型主题品牌传播展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传播活动,重点向海内外推介中国的优质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和服务类产品,发掘展示质量强国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与最新成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于2022年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进行了集中展示月活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我们延伸营销服务链条,推出“媒体+智库”“媒体+论坛”“媒体+指数报告”等,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传播展示舞台。比如,2022年我们克服疫情多发散发的不利因素影响,针对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热点经济话题等,策划组织了多场论坛活动,涉及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县域经济、供应链稳定运行、特色产业带发展等。这些论坛活动主题鲜明、嘉宾层次高、内容丰富、传播面广,很好地扩大了合作伙伴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质量强国展示活动

  三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大胆改革创新,敢闯敢试敢啃硬骨头。全媒体整合营销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捷径可走,也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们坚持创新思维和问题导向,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不断推进扩大战果;倡导“大融合视野”“跨界思维”,媒体、第三方平台、广告代理公司等发挥各自优势,做自己最专业的事情,通过合作使广告内容的生产、分发、传播有机衔接,最终实现良好展示效果。在实际广告投放中,大企业一般将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针对这一需求,我们提供包括报纸、两微一端一抖等一揽子营销服务方案。2023年经济日报报纸发行量超过120万份,且85%以上的读者集中在各经济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管理人员等重点经济人群,含金量很高,适合客户投放品牌广告,唤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兴趣,树立企业或产品的品牌形象;各主要新媒体平台覆盖用户总数超过1.53亿,粉丝年龄跨度大,且大多关注国家经济政策和热点经济话题,适合客户投放效果广告,包括点击、下载、注册、电话或在线咨询、直接购买等,实现广告内容的精准输出和最大化的聚客能力。

2022中国—东盟视听传播论坛

  四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经营团队。两年多来,广告经营团队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善,增强了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勇于自我加压、担当作为,提出与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相匹配的更高的经营目标,并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去实现;立足队伍实际,加强内部挖潜,加强学习培训,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主动拓展,积极联系潜在客户,开拓重点地区和行业,广泛集聚客户资源,构建更完善的经营生态圈;创新创造,推出更具吸引力、让人眼前一亮的全媒体营销产品,打造媒体和地方、媒体和企业等合作新模式。

  守牢纪律底线 真正面向市场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广告内容与新闻报道一样呈现在报纸版面或新媒体平台上,一旦刊播同样是媒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体工作的重要一环,广告经营也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导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找准经营工作的坐标定位。广告经营与新闻报道工作密切关联,是十分重大的政治问题。作为党报经营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经营工作的坐标定位,做到政治不失位、市场不缺位,先算“政治账”,再算“经济账”。

  二是严格落实采编经营“两分开”,认真探索“两加强”。长期以来,采编经营“两不分”是新闻媒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乱象的根源。这既影响了新闻报道质量和媒体公信力,也不利于经营工作真正面向市场做大做强。我们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采编经营“两不分”这一顽疾的危害,把严格落实“两分开”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壮士断臂”“刮骨疗毒”的决心,一抓到底,严格划定经营工作底线,规范开展经营活动。同时,“两分开”并不意味着采编与经营彻底隔绝、各自孤立。采编与经营是一体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优质的采编内容,媒体经营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好采编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推进采编与经营做优做强各自业务,通过资源共享、有效协作实现“两加强”,释放更大发展活力。

  三是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这根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新闻报道与广告内容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加强每日广告的各环节审核把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广告经营市场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有效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2023年1月1日,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经济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努力实现采编工作和经营工作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作者赵子忠系经济日报社副社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