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立专访”一年回顾|我是记者,我在“路上”

2019-11-21 20:59 来源:搜狐网

   

  以发展新闻学理论为指导,让经济新闻报道回归新闻本质,记者从新闻现场出发,从新闻人物出发,用新闻视角关注经济,从精英话语、官方话语向多元话语转变,注重官方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结合,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成就、经验和思考。这是《晓立专访》栏目的主体理念,通过先进的理念引领和新闻一线实践,《晓立专访》的报道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貌,通过多渠道融媒传播,成为主流官媒新媒体平台优秀的内容“供应商”,成功地为《江苏经济报》趟出了一条区域专业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子。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马彧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江苏经济报》2018年8月30日开设全新栏目《晓立专访》,每周至少推出一篇深度报道,重点关注、解读江苏各地区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梳理优秀的地区改革发展和企业创新转型经验。

  该栏目自2018年8月30日开篇至今,一年零两个多月时间里共发稿75篇。其中,有12篇文章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有13篇文章被新华社客户端转发,《芳婆,风雨甘苦40年》《对话南京大学裴平教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怎样的金融支持》《回乡手记:“千万工程”,我们向浙江学什么》《汇通金融,以科技创新拥抱“智慧银行”的春天》等报道的浏览量均达到100万+;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客户端等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端多有转发专栏文章。《芳婆,风雨甘苦40年》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栏目中还有两篇报道获得江苏省专业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年度好新闻一等奖。

   

   

   

   

   

   

   

  《晓立专访》缘何能成为获奖和流量“大户”?梳理这一年的专栏报道后我们发现,在信息繁杂的融媒时代,受众对精品力作有着更强烈的需求,而《晓立专访》的开设呼应了这一诉求,栏目的报道在选题、采访、视角、写作和传播等方面,都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一、“走转改”:总编视野下的一线采访 

  和一般的纸媒专栏不同,《晓立专访》专栏的署名记者“叶小力”,也是《江苏经济报》的副总编。《晓立专访》属于“总编辑专栏”的范畴。目前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决定了鲜少有纸媒开设“总编辑专栏”,即便有,内容也多以言论为主。“走转改”过程中,传统媒体总编辑也下基层采访报道,但此行为并没有常态化。2016年3月初《杭州日报》曾开设专栏《总编跑一线》,发稿有一定的连续性,是较规范的总编辑专栏,但该专栏报道也非定时定期。总编深入一线采访报道,深入基层走转改,每周至少推出一篇规范化、常态化的深度报道,且已持续一年多,《晓立专访》难能可贵。

   

   

   

   

   

   

   

   

   

   

  从已刊出的75篇报道中,可以看到“记者”叶小力这一年多时间的“采访地图”,从苏北到苏南,从省城到村庄,叶小力这一年“一直在路上”,走遍了江苏的13个设区市。从市到县到镇到村到田头,从厂矿厂区生产一线,到专家研讨、会议现场,几乎都有“叶记者”的身影。

   

   

   

   

  总编走基层、跑一线,接了地气、增了灵气,《晓立专访》的报道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首先,采访对象丰富多样。《晓立专访》的稿件中,叶小力既采访了很多企业领导者、行业专家,倾听了他们对行业发展的观点和经验,有与市县负责人层面的工作交流,更有与大量百姓面对面的真诚对话和沟通。

   

   

   

   

   

   

   

   

  其次,总编行走在江苏大地上,进入广阔的地域空间,使一直有些高高在上的“经济报道”重新回归了新闻采访的重要原则——即在采访对象生活、生产的日常环境中、自然空间中采访报道。记者来到厂区,码头,公路、田头、村落、村民家中,细致观察用心倾听,感受火热的生活。

   

   

   

   

   

  这种情境化采访,本来是新闻采访的必修课,但是,在数据图表、可视化才是经济新闻的金字塔尖的观念引导下,情境化的、参与式、面对面的采访往往被记者忽略。但归根究底,新闻采访始终是面对人,面对事的工作,不是面对数据面对程序的研究,《晓立专访》以“总编专栏”的方式,“回归”了新闻采访的初心,使得经济新闻更为生动、立体、可感。

   

   

   

   

   

  《晓立专访》以“记者叶小力”署名,具备的是“总编”的眼光,栏目中的文章大多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带有强烈的全局观和产业融合发展观。比如,《黑塌菜:身价“10倍增”背后的农村物流》(2019-01-16)一文,从不起眼的 “黑塌菜”如何从如皋农户的田头来到上海和南京人的餐桌,其“行走路线”,展现了农村电商和物流运输从无到有,逐渐做大做强的成长发展过程。再比如《溧阳:1号公路,带来山乡巨变》(2019-05-24)《一桥连三市,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18-9-14)两篇报道,前者从公路建设到美丽乡村,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后者从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高分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说起,展开了交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采访。

   

   

   

   

  《江苏经济报》的对外宣传语是“用经济的眼光看世界”,《晓立专访》正是践行了这一办报定位,虽然区域性经济媒体,但眼光并不局限在省内,记者的视线还不断投向省外,国外。《回乡手记:“千万工程”,我们向浙江学什么》(2019-04-10)《看四川米易,从“糖财政”到“阳光城”的一路飞奔》(2019-07-13)《奉贤亲情,来自南上海的“养老故事”》(2019-05-17)这三篇稿件,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民洲:“中国木材进口第一港”曙光在前》(2018-11-07)探讨了镇江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如何壮大自己,和全世界做生意。

   

   

   

   

   

  总编视野+一线采访,决定了《晓立专访》既高屋建瓴,又沉稳朴实的采访和写作风格。

  二、框架与话语:发展新闻学和多元视角 

  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诞生并成长起来的发展新闻学,曾是国际新闻界的重要议题,主要研究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利用新闻传播与沟通技术不断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促进“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等目标的实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张立伟研究员认为,21世纪初,我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基本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进入特定语境,中国发展=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是:新闻传播如何促进国家发展?就转换成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新闻传播如何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报道即中国现代化报道,重点就是及时深入报道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纪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在发展新闻学的理论指导下,《晓立专访》的新闻框架得以确定。新闻框架,是指“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准则,……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定性的关键词)表现出来,以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晓立专访》以“发展与变化”为基本的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人,记者进入各个新闻现场,感受变化和进程。栏目重点捕捉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细节的生动变化,探讨其变化的前因后果、经验教训。笔者通过新榜词云梳理了其中52篇文章标题的100个关键词,在词云分析系统中做出分析,可得到词云图如下:

   

  标题作为文章观点的浓缩,往往表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信息,也是新闻框架的主要表现形式。从上图可见,标题中“产业”出现频次最多,其次是振兴、乡村,再其次是融合与转型。标题中用了新希望、春来早、飞速发展、新生活、变化这些意涵相似的正向关键词,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在“发展与变化”新闻框架下,《晓立专访》还使用了多元的视角和话语。在52篇文章中,既有官方视角和话语,反映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赤山湖:打造“湿地-城镇可持续”的江苏样板》(2019-04-24)《如皋发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要素配置、全景区建设、全产业融合》(2019-04-29)《宿豫:“监督利器”化身乡村振兴“动力引擎”》(2019-06-25);也有专家精英视角,讨论经济话题和热点,如《本报记者对话南京大学裴平教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怎样的金融支持》(2018-10-16)《胡律和她的私董会》(2019-02-19);有企业视角,如《法尔胜:匠心打磨“中国绳”》(2019-05-07)《“傻傻”的董事长和他的“上上”之路》(2019-06-18)《走进梅钢:感受传统制造业的“高新活力”》(2014-04-19);有普通创业者视角,《芳婆,风雨甘苦40年》(2018-11-15)《听锦溪“三间房”主人老猿谈——现代民宿开发与古镇保护的融合之道》(2018-11-22)《童春华:从农企“老司机”到农业“昆稻夫”》(2019-06-21)。其中,反映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官方视角30篇,接近专栏总篇目的60%,成为“晓立专访”专栏的最重要选题。

   

   

   

   

   

   

   

   

  而在官方视角和话语中,《晓立专访》又更多选择的是基层的官方话语,尤其注重基层官方话语和大众话语的结合,如《宿豫:一座乡情馆,助力一片幸福家园》(2019-05-20),其信源是“新庄镇党委副书记陈先扬”,以及“侍岭镇农民集中区的叶以虎老人”;《溧阳:1号公路,带来山乡巨变》(2019-05-24)信源为溧阳市交通运输局农路办主任陈明忠、溧阳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科副科长狄赟、 溧阳市戴埠镇上宥里村村民以及岕宿竹马岭民宿主人谭丽娟,还有“戴南村86岁的李桂英老人”等;《奉贤亲情,来自南上海的“养老故事”》(2019-05-17)信源为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和“孤独的观众”86岁的蒋月琴老人、金海社区党工委书记项华、南上海音乐艺术工作室负责人周国良、吕桥村党总支书记王纪英等等。通过定量分析,《晓立专访》基层官方和大众话语结合、以及纯大众话语的报道为20篇,占比66%。

   

   

   

  正因为基层官方话语和大众话语、民生话语的结合,《晓立专访》的文章显得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亲切朴实,温暖可感,通俗易懂,流淌着基层鲜活的血液,传递着普通老百姓的声音。专栏的大部分文章破除了当下经济新闻报道过度精英化和官方化的两大弊端,使经济报道回归“新闻”本质,践行了“用新闻视角关注经济“的现代报道理念,而非“以经济视角报道新闻”。

  三、融媒传播:做官媒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供应商 

  融媒时代,优质新闻再也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传播渠道成为重中之重。纸媒正处在融媒转型期,《江苏经济报》作为一家体量和财力并不丰裕的省级区域经济媒体,一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自建强大的独立融媒平台;另一方面,很多传统媒体在自建新媒体客户端上消耗了大量物力财力,实质上又只是将纸媒内容简单改造后搬运至客户端,收获流量和流量变现并不乐观,纸媒的融媒转型大多付出很高而收益微薄,这也提醒行业需要寻找多元转型模式。

   

   

   

   

   

  从本质上看,一方面,纸媒时代的内容传播是整体性的抱团作战,融媒时代则往往是单枪匹马式的单篇传播;另一方面,纸媒时代的内容传播是客观的、去人格化的,融媒时代的内容则是需要偏人格化的。这种单篇传播和人格化特性,决定了融媒时代的“品牌传播”必须走一条新路。《晓立专访》适应了这种“单篇”传播特性,以单篇形式传播优质内容;同时,“晓立”即记者“叶小力”,人格化特征既融在栏目名称中,也融入每篇稿件中。这种探索,与《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视频脱口秀《胡侃》有相似之处。《晓立专访》栏目开设一年,通过单篇和人格化传播,传递媒体理念,明确品牌认知,已经成为《江苏经济报》融媒传播的重要拳头产品。

   

   

   

   

   

   

   

   

   

   

  我是记者,我在“路上”...... 

   

  特别鸣谢:“做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行业研究平台”——《传媒茶话会》微信公号2019年9月23日推出“晓立专访”评介专文,详情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7YlNcTQmJW8dhfK2XByE6Q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