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1月16日,江西高安中学。
这是一个冬日的傍晚,学校的一间大教室里挤满了人,师生们都围在一台黑白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最后一场夺冠比赛,中国女排的对手是东道主日本队。当时国内的电视机还不普及,但是几乎每台电视机都将频道锁定在女排比赛上。“中央电视台,各位听众,各位观众,现在我们是在日本的大阪体育馆向大家播音……”宋世雄的解说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随着最后一个球落地,女排姑娘们抱头痛哭。守在电视机前的师生们激动万分,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此时,一名11岁的初一少年也挤在人群中,跟着欢呼、呐喊、雀跃,泪流满面。
时隔不久,采访报道女排事迹的新华社记者、高安中学老学长卢琰源来探望他的老师、这名少年的母亲许兰芬,带来了很多张和女排队员的合影。大家围作一团,看到的、谈论的都是郎平、张蓉芳、周晓兰的事迹,而少年的眼睛紧紧盯着站在女排队员身边的记者卢琰源: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成为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做一名记者的种子,就在那时深深埋在了少年的心田。
人们常说,以自己的兴趣为职业是幸运的。实现了少年时梦想的胡国华,就是一个地道的幸运儿。
1991年,他从武汉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新闻节目部、地方新闻部的编辑、记者做起,迄今已有27年了。那个从初一开始梦想成为记者的少年,已经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公室主任,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在新闻的道路上奔跑、耕耘,他无怨无悔!
“强国梦”:强烈的家国情怀
作为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能够清晰地触摸祖国复兴的脉搏,感受民族强大的荣光,感受民众一颗颗跃动的爱国心,是多么幸运的事情。那份激昂的“强国梦”、报国情穿越时空,始终冲击着胡国华的心房,让他心潮澎湃。
胡国华永远忘不了那个普天同庆的夜晚。
那是1997年6月30日深夜,一个全球炎黄子孙欣喜若狂的夜晚。“火树银花不夜天,百年长梦今宵圆。”时任《新闻纵横》编辑室编辑的胡国华坐在香港会展中心中英政权交接仪式现场,看着英国“米”字旗缓缓地降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猎猎地飘起来,满座的四海高朋用不同的语言向中华民族祝福。双眼模糊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1985年进入高安中学文科班的第一堂课上,语文老师罗伯昌为他们创作、朗诵的一首诗《致文科班的雏鹰们》,“愿将来的一天/你们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骄傲地感受华夏的辉煌”。在这样一个流光溢彩的夜晚,12年前的这句诗言犹在耳,如电光火石一般出现在胡国华的脑海。他想,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预言!
胸怀一腔报国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胡国华说,二十七载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进,虽然历尽辛苦,但时刻能感受到无上的荣光和沉甸甸的责任。
2016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场直播席设在天安门城楼东平台,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三套频率并机直播,全国各级广播电台主频率同步进行完整转播。
为了这场直播,胡国华三次和前方直播人员一起参加演练,三个通宵没有合眼。9月3日凌晨1点钟,他和各新闻单位的100多名记者提前入场,因为不能带食物上天安门城楼,只好借着黎明熹微的晨光,在端门外吃了一点东西。从上午9:45直播开始,一宿未眠的他,一直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东平台指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的进程。直播的两个小时,他在主持人和评论员身后,不断调整、更新内容,确保每个环节、每个人名、每个提法准确无误。当阅兵方阵经过时,一行热泪夺眶而出,打湿了他的衣襟。
在胡国华的身上,这种情难自已有过多次。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嫦娥一号发射升空、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党的十八大、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朱日和阅兵、厦门金砖会晤、党的十九大,他都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和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也是2017年我国航天领域的焦点之战。胡国华和同事们统筹全台制定系列直播报道方案,组建前方直播报道团队,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分别设立直播席,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远望七号测量船等地设立连线直播报道点,前后方密切配合,圆满完成《启航天舟》《相拥太空》《太空加油》三场系列直播和相关新闻报道,并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全国新闻联播》《国防时空》等栏目播发大量录音报道、专家访谈,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及中国之声、国防时空等微博、微信融合联动,突出宣传载人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全方位多角度讲述航天故事、赞颂航天精神、展示航天前景。为了这几场直播,胡国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但拟定了直播题目,还确定了直播架构,鼓励大胆创新。在《启航天舟》直播中,首次设置虚拟电脑主持人“天天”,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拟人化,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开启在线征集活动,邀请网友向“天天”提问,与直播间主持人、嘉宾频频互动,介绍相关科普知识,吸引了不同层次的人群收听节目,反响热烈。
2017年7月3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圆满完成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现场直播,总时长83分钟。从7月2日起至7月30日,直播团队先后六次组织百余人次前往朱日和,深入参加实战训练的部队,对于阅兵活动的每一项训练科目、装备特点等都做了扎实的采访和资料准备工作。胡国华和同事们驱车6个小时赶到朱日和,负责统筹协调工作,严格审读,反复推敲直播稿,直到阅兵活动前一天的凌晨2点。回来的路上特别堵,开车竟用了十几个小时,到北京已经是凌晨1点多,看着万家灯火,胡国华的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爱民情”:坚定的人民至上
毛主席说,自己一生有“三怕”,其中第一怕是“怕老百姓流泪”,老百姓的泪就是他老人家心头的痛。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胡国华的心底,时刻提醒他,面对欺负老百姓的事,必须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他们伸张正义。
刚到《新闻纵横》编辑室的时候,25岁的胡国华去采访某市的招待所拆迁工程。肃杀的寒风吹打着残垣断壁,吹打着发锈的钢管和破落的施工架,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是一个花园般的宾馆。没有论证仓促上马,不作评估草率拍卖,因官商勾结,矛盾纠结,这项工程成为“半拉子工程”。漫天开价蒙蔽上级,轻诺寡信哄骗职工,招待所职工得不到妥善安置,权益得不到保障,生活难以为继,平时在菜市场捡白菜叶充饥。一名老职工患癌症无钱医治,在极度痛苦中默默死去。胡国华流着眼泪给这些职工捐款,给编辑部回传了一篇激愤的批评报道,义愤填膺声讨这种丑恶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单位把胡国华召回北京。在回程的火车上,他一宿未能成眠!
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经历!从这以后,胡国华逐渐懂得:要做一个人民的新闻战士,不仅要有胆,还要有识;不仅要有勇,还要有谋;不仅要有热血和冲动,还要有冷静和睿智;不仅要有匕首和投枪,还要有战略和战术。否则不足以讲出真话,不足以把真话讲得有分量,不足以使正义弘扬,让罪恶昭彰。
1997年8月,胡国华从听众来信中,发现了一封泪痕斑斑、情真意切的六页长信,信是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支楼村一名濒临失学的初二女学生梁丹写来的。信中诉说了“父母都是残疾,家里极度贫困”“要吃饭就不能上学、要上学就不能吃饭”的悲苦境况。
胡国华被这封信深深打动,随后赶往房山梁丹家中现场采访。报道《带泪的渴望》赶在开学以前在《新闻纵横》的《周日特别奉献》栏目中播出,以真实的现场音响、饱含情感的笔触打动了广大听众。从报道播出的当天上午起,《新闻纵横》编辑室陆续收到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千余名听众的来信来电,捐款总额达3万多元。《新闻纵横》编辑室得到了房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梁丹所在的石楼镇举行了“中央台转赠梁丹同学社会捐款交接仪式”,缓解了梁丹的家庭困境,解决了梁丹姐妹的上学问题,广泛地唤起了全社会救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和热情,全国妇联、国家教委等部门也予以了高度重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梁丹后来考上了山西医科大学,她的妹妹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虽然后来没有再联系了,但每每想起她们,胡国华的眼眶总会湿润,内心总会充满感动。
胡国华永远记得2001年11月8日,那天是我国第二个记者节。下午,他在新闻前辈穆青的办公室采访,穆老送给胡国华,也再一次送给全国新闻人他一直挂在心头的那四个字:勿忘人民。胡国华告诉穆老,心中装着人民,情系百姓疾苦,传递群众呼声,从初一时立志做记者开始,就被他视为使命和责任。穆老的话再次警醒他,鞭策他:一个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之中的记者,才是一个内心有源泉的记者;一个有理想和信仰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灵魂的记者!而这样的记者,才是合格的新闻战士,是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新闻工作者!
习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胡国华说,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造就一篇好新闻的,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的处理,而是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是对人民群众和这个时代深深的、纯粹的爱!只有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在工作中获取无穷的动力。
“新闻梦”:不息的砥砺前行
胡国华说,自从1991年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其中经历了不少磨难和挫折,不少诱惑和迷茫。这些年的历程,与其说是被光环围绕,不如说是一次次地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无助中顽强坚持,在跋涉中不断创新。
1996年胡国华创作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英雄,魂兮归来》,本是一篇缅怀英雄王杰的“规定动作”,完全可以“常规”地歌颂英雄如何伟大,人民如何怀念。但是,胡国华在采访中,敏锐地发现了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弘扬之间的距离,于是以探讨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为突破口,揭示公民意识、公民素质、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的尖锐问题,呼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被业界誉为“正面报道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2003年,网络媒体不期而至,一下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也打乱了传统媒体的阵脚,让已经承受电视冲击的广播业跌入严冬。这时,从远在中东的伊拉克传来了海湾战争的枪炮声。央广决定创新传播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用声效再现战争场景的独有优势,在国内首开用广播现场直播战争的先河。胡国华被任命为战争特别节目《海湾零距离》中午板块总负责人和总主持人。他和同事们一起,在直播战争的同时,开辟了短信平台,组织前方记者、专家、主持人和听众即时交流互动,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听众看清楚这场战争的本质,收听率得以大幅攀升。这一创新之举,使冰雪交加的广播业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被业内人士誉为“广播突围”“勇于创新”的范例。
由此,胡国华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再坚持,创新再创新,让天下资源为我所用,才能不断为广播开疆拓土,再创辉煌。
2005年国家测绘局决定再次开展测量珠穆朗玛峰高程活动。胡国华带领同事们开辟《再量第一峰》专栏,对珠峰复测进行了连续报道,其中登顶直播是央广迄今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一次直播;2006年,胡国华带领同事们运筹大型直播《穿越青藏高原》,开设中国广播史上的第一个列车直播间,全程跟踪报道首列火车的进程,掀起了青藏铁路建设以来中国广播界最大规模的报道高潮;2012年5月14日到6月8日,胡国华策划的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纪事》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文艺之声播出,实现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传播,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15年,胡国华策划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全媒体专题节目《歌声中的抗战传奇》,同时推出广播产品、视频产品、新媒体产品,在多个新媒体平台的收听、点击、阅读量让同行大为赞叹。在胡国华和同事们的手中,广播已经不是单纯的广播,而是一台声音的盛宴、一个多媒体的舞台、一条和百姓零距离互动的桥梁和纽带!
时代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知识日新月异,受众需求不断提高,决定了新闻工作也要适应形势,努力创新创造,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强影响力和贴近性。胡国华一直坚持正确新闻导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努力做一名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2016年春节期间,根据台领导指示,央广总编室统筹全台七套频率,以新闻、专题、文艺相结合的形式,推出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中国声音中国年》主打广播的声音特色,全部内容由“国家的声音”“我们的声音”“我家的声音”与“我台的声音”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国家的声音”系首次推出,是特别节目的核心和统领。同时,节目在融媒体传播方面大胆创新,首次引入了广播特色鲜明的微信“喊红包”活动,听众在收听广播节目的同时,通过在规定时间内喊出规定口令的方式抢得节目派发的60万元现金红包。这一活动成功地将传统广播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几十个国家听众的参与互动,参与的人次达到1552万,创造了中国广播史最大的最大规模的广播新媒体互动,引起了互联网及传媒行业的广泛关注。《中国声音中国年》荣获2016年亚广联“创新节目”类大奖。胡国华作为项目的统筹协调人,分享了节目的光荣和感动。
2017年,胡国华继续参与统筹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的采制播出,融合全媒体音视频平台,首次采用PC和手机直播双视频平台,为全国受众和网友奉献了一道有声有色的“视听盛宴”。从中午12点开始,中国之声等九套频率并机直播6小时,传递了中国人的亲情、温情、豪情和恩情,展现了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百姓生活的长足进步。根据多家权威视听率调查机构的调查数据,《中国声音中国年》收听、收看、互动数据再创新高。
27年来,胡国华采访过的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已经定格在他的心海,融入了他的血脉。胡国华说,时代在破浪前行,祖国在昂首奋进,记者作为桅杆上的瞭望者,在给予希望的同时,还要提示风险;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承担责任。记者不是过客,更不是看客,记者是与时代同行的见证者、参与者、呐喊者、担当者。
胡国华:中共党员,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兼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公室主任,高级编辑。自1991年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起,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地方新闻部、新闻节目部编辑,《新闻纵横》审稿人,新闻专题部主任,时政采访部主任。获得国家级新闻大奖30多项,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8次,出版个人专著《与时代同行》。荣获2007年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8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9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荣获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