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西溪河汇入金沙江 杜跃进 摄
在朋友圈晒出上面这幅照片后,几位友人发来我出发前的同样疑问“布拖在哪儿?”
为一睹这片从未去过的陌生之地,我中午从北京启程,一路汽车-飞机-汽车,翻山越岭、跨江越谷……直至深夜12点,才抵达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南隅、金沙江流域、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结合部的布拖县。
布拖县治特木里乡 图片来源:布拖县
布拖又称吉拉补特,是彝语“补特”的音译,“补”指刺猬,“特”指松树,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第七大民族彝族同胞的聚居地。
阿布洛哈:一座最后通公路的山村
翌日一早,我们乘车前往据称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
车行途中,但见山道弯弯,峰回路转,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在纵情饱览高山之巍峨、峡谷之深邃的同时,对阿布洛哈的彝语本意——“高山深谷”“人迹罕至”亦有了切身感受。
山路弯弯 锦绣山川 杜跃进 摄
山路弯弯 锦绣山川 杜跃进 摄
汽车蜿蜒盘旋了50多公里后,在悬崖峭壁间穿过由一座钢架桥连接的两个隧洞,阿布洛哈村终于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坐落在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的小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崖。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山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然而,由于没有公路,村民们生产生活依然困难重重,为“不通”而“痛”。
村支书吉列子日告诉我们,过去村民外出,只能滑溜索,走悬崖小道,既辛苦,又危险。
他清楚地记得,到了上学年龄,因村里没有小学,只好到西溪河对岸的金阳县山江乡中心校读书。每次上学都要走山路,过溜索,来回10多个小时,以至不得不住校,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
行路难 阿布洛哈村供图
五年前,在扶贫攻坚的冲刺中,一条长3.8公里,“三隧道+一钢桥”的公路,把阿布洛哈村与外部世界紧密连接起来。
山村与外界的公路 阿布洛哈村供图
有了公路,通了汽车,山里人出去方便了,山外人进来变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随之畅通。
村民们从此告别贫困,一座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彝族新村应运而生。
彝族新村 杜跃进 摄
彝族新村 杜跃进 摄
如今的阿布洛哈人,不仅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日益红火,还谋划着打造民宿、马帮、索道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山外人来这里“打卡”,分享这里的山水、风光、美食、气候、故事……
音乐嘉年华:一个展示布拖之美的大舞台
布拖曾经是凉山四大土司之一彝族阿都土司的辖区,世世代代繁衍于斯的彝族同胞,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在当晚上举办的“中国国家地理·布拖乐安湿地飞鸟音乐嘉年华”上,他们各展所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布拖之美。
彝族姑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稿
彝族姑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稿
制作精美银饰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稿
色彩明丽的彝族漆雕画 杜跃进 摄
伴随着一声悠扬的女声阿都高腔,以天为幕、地为台、远山和明月为背景的嘉年华,进入歌舞表演的高潮。
彝族女歌手演唱阿都高腔 杜跃进 摄
据介绍,阿都高腔是一种典型的口传音乐,具有即兴编创、即兴演唱的特点。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史诗、情歌、婚嫁歌和丧葬歌等。既可独唱,也可男女对唱。
女歌手唱罢,男歌手登场。在高亢悠长的音调、自由舒缓的节奏中,一队身着黑色银饰服装、打着黄油伞的彝族女青年,迈着优雅的朵洛荷舞步,迤逦而行。
接下来,“原野上的声音”组合,带来了富有民族风情的歌曲《布拖》《山野Party》《连山》《哭嫁歌》《阿咪噜》等。
列入国家“非遗”目录的“口弦音乐+演奏”、布拖县选美展示、布拖原生态歌手演唱接踵登台。
口弦演奏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图
彝族姑娘 杜跃进 摄
彝族姑娘 杜跃进 摄
几位来自他乡的当红歌星,也纷纷唱起自己的成名之作和拿手曲目,为布拖放歌,为彝乡点赞。
真是不来布拖,不知布拖之美。这里不仅是阿都高腔的发源地,还是“彝族银饰之乡”“朵洛河摇篮”“中国黑绵羊之乡”……
火把节:一把燃烧千年的薪火
令布拖人最为自豪的,还是“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源自彝族先民“火崇拜+庆丰收+祭祀+祈福+驱邪”等的火把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绎与积淀,现在已演变成包括篝火、舞蹈、摔跤、赛马、斗羊乃至文体、社交、集市等在内的大众聚会与狂欢。
我们来到布拖时,今年的火把节已近尾声,可当地的人们兴犹未尽,仍在举办各种与火把节相关的活动。
在布拖县体育场,我们近距离观赏了火把节的重头戏之一——赛马。尽管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可少年骑手们浑然不当回事。他们一个个跃马扬鞭、风驰电掣、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赢得观众一阵阵加油与喝彩。
英姿飒爽的彝族少年骑手 杜跃进 摄
英姿飒爽的彝族少年骑手 杜跃进 摄
英姿飒爽的彝族少年骑手 杜跃进 摄
明月当空、夜幕四合时分,火把点燃了熊熊燃烧的篝火,在彝族青年引领下,各族同胞肩并肩,手牵手,环绕成圈,载歌载舞,尽性尽欢。
篝火晚会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图
篝火晚会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图
篝火晚会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供图
置身于热烈欢腾的氛围中,我不由得浮想联翩,这一把点燃自远古,盛行于汉唐,传烧至今的薪火,何尝不是一部贯穿古今的民族史诗?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他们曾经建立过许多王朝和部落,如古芒国、昆明国、古滇国等。元朝时期,建立了土司制度。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设置府县流官。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相继建立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多个彝族或彝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县。
据史料记载,彝族的“彝”字原本为“夷”。“夷”字原意指外族,而“鼎彝”是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容器,意味着屋顶下面有丝又有米,象征着富裕美好的生活。改“夷”为“彝”,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平等和团结的期许,寄寓了让彝族同胞和中华民族大家庭一道,走上富裕安康之路的祝福。
如果说,象征着光明、温暖与希望的这把薪火承载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孜孜以求,那么,改革开放这把接续燃烧的时代之火,不正在将理想照进现实吗?
由是观之,布拖,这片地处西南边地的净土,既传承了过往,也预示着未来。(文/杜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