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破题 奋力开拓协同新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观察

2024-02-27 10:37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这里也曾困于发展不平衡,既有“大城市病”的困扰,也有发展鸿沟的困惑,还面临资源环境超载矛盾。
  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三地高层互访、互派挂职干部,不断进行信息沟通、协调相关事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年来,区域分割的思维定式逐步打破,工作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方向推进。
  以顶层设计重构区域定位
  2015年公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三省市作出明确定位:北京市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2016年,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以此指导三省市编制各自的“十三五”规划。与此同时,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全部印发实施,已基本建立起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随后几年内,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重磅文件相继推出。燕赵大地,蓝图叠加施工图,新路通达新方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表示,京津冀几乎所有的重要规划、重要政策文件,都会拿到专家咨询委员会来讨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非常强调有序,尤为注重质量和效果,而不是赶速度。
  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从协同协作升级为联合融合,迈上更高台阶。2023年7月2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在京正式揭牌成立,主要职责是聚焦跨区域、跨领域重点事项,推动落实三省市层面协同机制确定的工作任务,协调督促各专题工作组具体任务落地实施。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
  疏解,要将北京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进行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优势互补,从而成为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疏解,还要更加讲究方式方法,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2014年7月,北京市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成为全国首个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全市及不同区域禁止或限制的行业。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市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十年间,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过2.5万件,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2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
  以关键落子重塑新空间
  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经常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一个堪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媲美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如春芽破土而出。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中央企业已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这里政务数据实现与北京市对接共享,支撑购房资格核验、积分落户、企业跨省迁移等场景应用,200多项事项“跨省通办”……
  202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结合雄安新区现阶段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疏解人员利益关切,有针对性地采取支持措施。
  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度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锚定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六大产业推动创新协同。从2020年起连续保持千亿级年度投资强度,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逐步建成,北京学校、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陆续投入使用。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重点任务明确6个方面17项具有针对性和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
  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城市副中心与主城区“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发展格局正有序形成。
  以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带动全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已达成共识、易于操作的领域要率先突破,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十年来,京津冀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把产业一体化作为推动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三地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高铁里程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半小时、一小时城际交通圈快速推进,更好地支撑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环京通勤定制快巴客运总量超100万人次,同城化效应显现。
  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力度持续加大,空气质量大为改观。这十年里,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提质,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京津冀区域2023年PM2.5年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57.3%。
  理顺区域间产业发展链条,实现“1+1+1>3”的效果。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十年来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40.7%上升至66.1%,精准补建便民商业网点7700余个;河北省十年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天津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平台,注册科技创新企业约6500家。三地共同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编制机器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图谱等6条产业链图谱,联合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京津冀将继续携手共进、攻坚克难,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努力奋斗。(记者 李凤双 张涛 齐雷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