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电脑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了。
但如果我告诉你,有媒体最近上线了电脑版客户端,你会不会惊掉下巴?
8月1日,某省媒宣布上线电脑客户端,面向用户提供资讯服务。除了该媒体,几年前,南方某省媒也推出了电脑客户端。
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电脑版新闻客户端还有存在的价值、上线运营的意义吗?
明日黄花,还是新赛道?
放在以前,更准确地说是15年前,移动互联网才迎来元年。那时还是门户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得主要依靠门户网站、搜索引擎,那时是PC为王。
但网页也有局限性,比如功能有限、动态交互性差,页面加载很依赖网速和服务器响应,卡顿频繁。
伴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厂商之间竞争的加剧,为了抢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收集用户信息、培养用户黏性、实现广告变现,电脑版客户端相继推出。
后来,移动通信网络发展,4G、5G时代来临,手机网速越来越快,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通过手机App获取信息、社交、娱乐逐渐常态化,已没多少人用电脑客户端看新闻。
但如今,媒体再推出电脑版客户端,到底是明日黄花,还是开辟新赛道?
对于该做法,有赞同、支持的观点。
有传媒研究者评价,推出电脑客户端意味着媒体多了一个自主可控的平台,可以进一步扩大用户场景覆盖,这是一种积极尝试,而且,电脑客户端也便于统计日活、月活数据。
每经科技首席技术官李强也认为,在移动流量见顶、桌面端被普遍放弃的当下,媒体把客户端直接装进用户的电脑,既补足了“大屏+键盘”场景,也多了一个自己可控的分发渠道。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
当某媒体被曝推出电脑客户端时,“缺乏用户思维”“自娱自乐”的评价见诸网络。
小编在跟一位新传学者聊到这个话题时,他也直言推出电脑客户端价值不大,因为时代变了,用户使用习惯变了,PC端的用户黏性大大降低,更别说用电脑客户端看新闻。
这种声音具有一定代表性。
传播大脑首席技术官张健认为,从本质上看,电脑版客户端与网站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用客户端的“壳”,装网页的内容,技术实现并不难。但如今短视频成为主流,新闻客户端看的人都不多了,更别说电脑客户端。而且从用户使用场景来看,很少有人通过电脑客户端获取新闻资讯,运营电脑客户端,用户数量很难做起来。因此,从实际效益和用户需求角度而言,上线电脑客户端是“形式创新”而非“必要举措”。
李强谈道,不论是中央媒体还是省级的地方媒体,少有发布电脑客户端,长视频领域仍保留PC端,但工具属性大于资讯属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脑客户端的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但“边缘”意味着能够低成本占位,或许能实现“逆向”精准的场景卡位。
不难看出,如何看待媒体推出电脑客户端,意见出现了分歧:不看好的声音,对其实际价值深存疑虑;支持一方则认为是阵地建设的尝试,而且新场景具有卡位的可能。
持前一种观点的原因显而易见——通过电脑端看新闻、资讯是伪需求。那么,持后一种观点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是否站得住脚?
电脑客户端是媒体的机会吗?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不可逆的趋势,但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总会发生回流现象。
今年7月发布的《2025Q1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需求趋稳,增量用户空间收窄。用户单机单日有效使用时间268.0分钟,同比下降3.9%,使用次数为63.4次,同比下降5.1%,用户黏性持续走低。
但与此相反,PC端用户使用时长和活跃度却在增加。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用户在PC端的日均活跃应用数提升了20%,PC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8.6小时,同比提升明显。
今年5月,腾讯应用宝在跨端生态发布会上宣布,PC端上架了5.2万个App,日活跃用户规模破千万,这重新唤起了市场对PC端的关注。
正是这些数据表现和发展趋势,似乎也让媒体看到了PC端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而且,相比移动端,PC端也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正观新闻技术总监张浩看来,PC端拥有屏幕大、多窗口多任务处理能力、适合深度阅读,而且办公人群对PC端依赖度高,电脑端在政务办理、投票、视频点播、网上课堂、在线考试等功能上,对用户更友好。
张浩举了一个例子,在深度内容生产和专业场景,比如财经新闻的图表分析,手机上就非常局促,业内记者使用电脑收集信息进行转载或二次创作,也往往优于移动端。
“是否推广电脑端,完全取决于新闻媒体对于自身产品的定位,如果有能力的话,建设电脑端更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多此一举。”张浩讲道。
李强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移动端满足“碎片+移动”,桌面端满足“沉浸+办公”,两者不是替代,而是把同一个人一天不同时间段“切片”覆盖。当下,大量台式电脑的固定办公场景仍然存在,大屏+键盘的信息获取效率远高于手机。重要的是“人在哪里,信息就应该到哪里”,而不是“只能在手机里”。
但落到具体实践层面,媒体要想在电脑客户端上大展身手,甚至实现弯道超车,也绝非易事。
一方面,竞争非常激烈。
“从技术上来说,开发一个电脑客户端并不难,难的是市场推广,甚至比App的推广更加困难。”李强谈道,要在电脑屏幕上争夺用户,要面临各种浏览器、搜索引擎、视频客户端的激烈竞争。新闻类电脑客户端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在品牌影响力、内容以及高频次服务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也是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开发电脑客户端的原因。
另一方面,技术成本相对较高。
张健从技术角度分析指出,电脑客户端需适配不同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还需持续更新安全补丁和功能优化,且依赖独立安装包或应用商店,分发渠道复杂,用户更新意愿低,安装率低。
那么,已经上线运营或曾经运营过电脑客户端的媒体实践情况又如何?
据张健透露,腾讯新闻于2021年下线电脑客户端,转向网页版和移动端整合。CNN、BBC等国外媒体未推出独立电脑客户端,而是优化浏览器体验;《纽约时报》电脑端流量中,90%来自浏览器,10%通过客户端,且多为历史遗留用户。因此,电脑客户端是典型的“高投入、低回报”项目。
媒体是否应该上线、运营电脑客户端?欢迎文后留言讨论。(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