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珠峰量身高》融媒体产品:互动游戏中共勘世界屋脊

2020-06-09 10:4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为珠峰量身高》融媒体产品。

   

  运用长图形式解读珠峰高程测量有关问题。

  1960年,中国登山队队员完成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1975年,中国测绘队将觇标竖立在珠峰峰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这种测量工具带到珠峰峰顶,精确测算“地球之巅”的海拔高度;2005年,中国人再次登顶,首次精确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高程和冰雪深度;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成功在珠峰之巅传递。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出发,勇攀高峰,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随着新一轮的珠峰测量行动再次开启,各大媒体也开始对此次测量珠峰进行连续报道,实时跟进,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得到关于珠峰测量的最新消息。其中,人民日报社发布的《我为珠峰量身高》融媒体产品让不少网友眼前一亮:我也能参与测量珠峰了?

  提前预热 适时推出 

  从5月6日开始,人民日报社对于2020珠峰高程测量行动便开启了全面细致的报道,让人们对于珠峰有了更多的了解。三维视角看珠峰测量路线图的科普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带领人们了解测量珠峰的基本过程;以长图形式对如何获得精确高度、珠峰为什么要反复测量、登顶测量一共分几步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科普解答,拉近珠峰和大家的距离;通过发布的珠峰测量Vlog,让受众对于珠峰有更为直观真切的认识……

  5月27日11点,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人民日报社于12:48推出《我为珠峰量身高》H5,让网友同测量队一起测量珠峰,感受微小数字间的变化,于毫厘间洞察珠峰的神秘和变幻。进入《我为珠峰量身高》H5,便可点击视频进行观看,视频中穿插的1975年中国登山队将红色觇标立在珠峰顶端的照片让人感受到测量珠穆朗玛峰非常困难,在8000多米的高山上作业,是生与死的考验。“受全球板块运动的影响,珠峰可能长高也可能变矮……”视频以这样简短的文字和图片在为广大受众进行科普的同时,也让大家迅速了解到我国测量珠峰的历史和相关科学自然知识,让人们对于珠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共同参与 互动感强 

  既然是测量珠峰,究竟该如何测?按照H5中的箭头指示,用户的手指向上滑动,便进入测量环节,界面中的珠穆朗玛峰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屏幕下方的“滑动屏幕参与”提示语则让人一目了然,知晓操作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的珠穆朗玛峰以及文字等信息是静止的,但珠峰后侧的云层却是在不断飘动,这样的设计也赋予了整个H5更多活力,让珠峰在手机屏幕中不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简单的云层飘动设计,让整个珠穆朗玛峰有了更强的生命力,给予了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屏幕右侧的数据则罗列了多种高度,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此时便会出现红色标识“我测定的高度”,提醒人们自己选择的高度究竟是多少,屏幕中间的高度数字也会随着用户不断的选择而发生实时改变。选定好自己心中的珠峰高度后,用户可以点击屏幕下方的“猜好了”按钮,进入下一步。整个过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趣味性强,不断吸引着人们进行下一步操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珠峰进行过多次测量,此前的多次测量,媒体在报道方式上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为主。随着科技进步,此次人民日报社推出的《我为珠峰量身高》融媒体产品全面运用了融媒体的互动式思维,以多视角、多形式呈现这次珠峰高程测量行动,让珠峰测量这项较为专业的活动变得更加接地气,更多人因此对珠峰测量有了全新认识。

  身临其境 科普知识 

  选定自己心中的数据后会出现什么?这是很多人好奇的。在《我为珠峰量身高》H5中,用户点击“猜好了”按钮进入下一步后,便可以看到,在屏幕上方“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的大字下面,显示着“我和多少人一起向勇士致敬”的字样,数字便是参与此H5的总人数。在屏幕最下方,显示着用户所测量的珠峰最新高度,高度用加大字号和红色进行重点标识,一目了然。此时的H5中,屏幕右侧出现了珠峰测量登山队的前进路线,让用户直观清晰地了解此次行程的具体计划。路线图中,清晰地标出了4个营地的位置和具体高度,在前进途中的3个危险点——北坳大冰壁、大风口、第二阶梯,也在路线图中有着清晰的显示,并标注出确切高度。这些较为专业的名词和路线,在这种互动式新媒体产品中出现,也让人们对于测量珠峰的不易和未知艰险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

  “热泪盈眶,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国人!”“反馈回来的美景,都是负重前行的登山者冒着危险所得。凌晨出发,上午登顶,趁中午测量,然后迅速撤回。辛苦了!注意安全!”“向珠峰测量登山队致敬”……网友们对于珠峰测量队的留言,充满着尊重与钦佩。

  人民日报社通过《我为珠峰量身高》融媒体产品,将新闻热点与网友互动相结合,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让更多普通网友有了参与感,将珠峰测量的新闻完美呈现,是一次优秀的融媒体报道,这种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产品也为更多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借鉴。(齐雅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