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944亿元——货币政策持续发力效果显现

2022-02-11 15:36 来源:经济日报

  2月10日,今年首月金融“成绩单”出炉。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初步统计,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

  1月份金融数据表现强劲、多项指标同比好于预期,是市场人士的普遍感受。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1月份社融、信贷同比多增反映内需整体保持扩张,企业信贷、债券融资等需求旺盛,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整体上看,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货币政策充足发力、靠前发力效果已经显现,宽信用过程正在加速,信贷结构明显改善,并正在从此前的政府融资发力转向企业和政府融资双轮驱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这将为今年上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对冲我国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提供关键支撑。

  分项来看,首先是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从结构上看,企业部门新增贷款规模占全部新增的84.4%,创去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1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反映出基建投资等项目开始发力;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01万亿元,同比多增4345亿元;由于信贷额度充足,票据融资规模较上月明显回落。

  1月份社融同比增量主要来自政府和企业债券,反映出稳增长政策发力对宽信用的推动作用。“政府债券同比多增源于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企业债券融资放量则与宽货币下发行利率走低和基建稳增长提振城投基建配套融资需求有关。”王青表示。

  周茂华预计,社融、信贷将继续保持强劲。一是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协同效果继续显现。降准、降息、结构性支持工具,商品保供稳价措施,房地产市场与基建投资回暖等,有望带动实体信贷需求明显改善。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较去年同期明显前置,去年上半年专项债发行量基数相对较低,今年专项债发行量同比有望多增。三是疫情对全球供应链、航运物流影响呈现趋缓迹象。

  王青判断,接下来几个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同比多增势头。着眼于夯实稳增长基础,二季度货币政策在降准、降息方面仍有操作空间。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路径逐渐清晰。我国宏观政策要用好美联储政策实质性收缩前的窗口,针对总需求不足问题,用好总量和结构政策,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尽快扭转市场预期,提振信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温彬表示。(经济日报记者 姚 进)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秘书处)